1、《不能走那条路》及其争论 1953年11月20日,河南作家李准的第一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在《河南日报》发表 ,因为尖锐地触及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课题,引起了热烈反响。 这篇小说写的是农民张栓因为做小买卖,“捣腾牲口”,欠下了账,想卖掉土改时分 的土地,“剩几个钱再去捞一家伙”;而村里的另一个农民宋老定,土改之后攒了点钱 ,想买下这块地为后代置业;后来在他的儿子、共产党员东山的劝说下,放弃了买地的 念头,而将自己的钱拿出来帮助张栓,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小说最早反映土改后出 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对以宋老定为代表的自发资本主义做了批评,指出只有互助合作才 能使农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小说发表后,全国各地共38家报纸先后转载,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梆子、坠子、 闽剧、豫剧、眉户剧、话剧、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全国各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文艺界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也引起了争论。 苏金伞、于黑丁等人撰文高度评价了这篇小说。 1954年第2期《文艺报》登出了李琮的文章《<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对之加以批评 ,文章对小说也做了大体的肯定,但也指出,“《不能走那条路》也像一般初学写作者 的作品一样,有一些由于作者生活经验、思想水平和艺术能力的限制而产生的缺点。” 作者认为,小说的缺点在于:“首先是对于张栓的处理上的不当。……要想如作者所想 象的:使农民避免阶级分化,也必须着重地帮助和吸引张栓这样的人走上互助合作的道 路。但是,作品中却只把宋老定当做了自发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者,而把张栓放在不足 重视的、好像不需要着重批判和改造的地位上。要知道,宋老定的落后思想和张栓的‘ 吃飞利’思想,是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的。两者都是农村资本主义倾向的根据。”此 外,他还认为小说中斗争的展开简单化了,“在东山来说,完全依靠的是讲一般的道理 ;斗争的解决,在宋老定来说,则完全是依靠对于过去的回忆”。作者也因此认为对这 个小说的评价过高了,“我以为,中南和河南的文艺界领导方面对《不能走那条路》的 作者的帮助上,还有不实事求是的地方。……忽视对于青年写作者的培养,这是错误的 。但我们也不应该赞同‘拔苗助长’的办法,因为它对于青年写作者并不是真正的帮助 。” 1954年1月26日的《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这篇小说,并加了编者按,“小说《不能走 那条路》,原发表在去年十一月二十日的《河南日报》上。这篇小说,真实、生动地描 写了几个不同的农民形象,表现了农村中社会主义思想对农民自发倾向进行斗争的胜利 。这是近年来表现农村生活的比较好的短篇小说之一。” 随后《文艺报》在1954年第7期发表了康濯的文章《评<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对 李琮的文章做了批评,指出,“这篇文章虽也有某些个别部分不无一定的优点,但整个 来说,我以为是轻率的,有错误的”,“《人民日报》转载这篇小说时所加的鼓励和赞 扬的按语,就严肃地说明了党对这个作品的恰当的评价。”康濯在文章中一一反驳了李 琮的观点,也对《文艺报》提出了批评。后来袁水拍在《质问<文艺报>编者》中,主要 批评了《文艺报》对李希凡、蓝羚关于红楼梦研究文章的压制,而作为压制“小人物” 的一个例证,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也被提到了。这次批评的结果导致《文艺报》编 委会改组,副主编兼编辑主任陈企霞被撤消职务,而主编冯雪峰则被降为七位编委之一 ,并且不是常务委员。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不能走那条路》的评论是与当时的路线方针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毛泽东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 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 有全部的巩固社会主义”。(注: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 147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而这篇小说突出地提出了土地改革后农村该走 哪一条路的问题:当时的自由竞争使土改后的均等局面被打破了,部分个体农民凭借劳 力和能力发家致富,另一部分农民则再次沦落到赤贫的地步,土改中所形成的阶级关系 已经开始松散,在土改中获得利益的“新阶级”产生了,这样的分化势必将使历史倒退 ,使革命的成果化为乌有。如何面对这一形势,在这一形势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这 篇小说和当时主导性评论的意见是:第一,坚决抵制自发资本主义的路线,这在小说中 对宋老定(以及张栓)的批评中可以看出;第二,逐渐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这 在小说中体现为东山所做的工作以及宋老定最后的转变。 这样的意见与做法,在当代历史中的命运是怎样的,有哪些经验与教训值得汲取,而 在今天的形势下,这些做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能给我们以启发,是 我们要加以考察的。 2、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 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不能走那条路》开创了两条路线斗争的模式。此后不少小说 都以之为结构全篇的线索,或者涉及了这一模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里湾》、《山 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等,这些小说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农村从互助组到人 民公社的组织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