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中学生“读点鲁迅”的理由与意义,已经谈得很多,我自己就写有《关于鲁迅作 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于我心有戚戚焉”——读王景山先生<鲁迅五书心读>》这样 的文章。但即使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也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因为还有一个让中学生 “读什么(鲁迅作品)”与“怎么读”的问题。鲁迅自己就说过:“我的文章,未有阅历 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注:《书信·360405 致王冶秋》。)他还说:“拿我的那 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注:《书 信·360402 致颜黎民》。)这至少说明,不是所有鲁迅的作品中学生都能够看得懂, 也适合中学生读,必须有所选择,而且也还有一个要求的问题——我对中学语文教育中 颇有影响的“讲深讲透”的要求一直持有异议;在我看来,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品,特 别是鲁迅这样的经典作家的作品,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一次性读懂,完全理解 的,而是要“有所懂,也有所不懂”。在具体处理上,我主张分成三个层面的要求:“ 一部分是按教学要求必须让学生掌握,而又是学生可能理解的,那就要用一切教育手段 ,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懂;另一部分是针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可稍加提示,不作 详解,留下余地,让他们自己去琢磨;还有一些则是学生无法理解,或这一阶段的阅读 不需要他们理解的,则略而不讲,有意地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这就叫“有所不懂, 才有所懂”。(注:参看拙作《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文收《语文教育门外 谈》,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鲁迅作品是要终生读,而且是常读常新的;因此 ,中学阶段读鲁迅,主要是懂得一个大意,能够有点了解,有点感悟,这就够了。而且 我们对中学生的理解力、感悟力的估计常常是偏低的,特别是今天的孩子,他们的社会 接触,以及他们的视野,比我们自己童年时要开阔得多,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也远远比我 们成年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关键还是我们如何去引导。 编这本《中学生鲁迅读本》所要探讨的,就是这个“引导”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 解决前面所说的“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而我的总体思路,就是要抓住两头, 一是鲁迅思想与作品的实际与实质,一是中学生智力发育的特点与生命成长的内在欲求 ,力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而这样的“寻找”又是必须建立在“相信鲁迅其 人其文的魅力”与“相信中学生经过引导能够与鲁迅相通”这两个基本信念上。 2 先谈谈这本书的总体结构设计。我设想,这是一本“引导”中学生读鲁迅的书,而这 又是一种“过程性”的阅读:读《读本》的过程就是中学生在编者与老师引导下“与鲁 迅相遇”的过程:先“感受鲁迅”,再“阅读鲁迅”,又“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 说鲁迅”。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使中学生与鲁迅发生逐渐深入的 关系。 首先是“感受鲁迅”。我们今天来编选与讲授《中学生鲁迅读本》,首先要面对一个 现实:在此之前,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其他途径,已经有了对鲁迅的“前理解”,这 些理解有的有助于学生接近鲁迅,有的则使学生对鲁迅“望而生畏”,因而远离、甚至 拒绝鲁迅。如何使中学生对鲁迅产生亲切感,愿意接近他,使“(老师)要我读(鲁迅)” 变成“我(自己)要读”: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我们的“读点鲁迅”的教学实 践能否收到实效的关键。因此,要学生读鲁迅,先要“感受鲁迅”。这不仅是从感性的 认识入手,更包含了一个教学目的与理念:“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作是和我们一样 的‘人’,寻找生命的共通点,并思考‘他’和‘我’的关系”。于是,我们选了萧红 的《回忆鲁迅先生》,作为引导学生走近鲁迅的“第一课”,让学生接触一个他们所不 熟悉的鲁迅:那个发出“明朗”的笑声,“笑得咳嗽起来”的鲁迅,那个对女孩子衣裳 的色彩高谈阔论的鲁迅。然后,我们又编了一个《父亲与儿子》的单元,选了根据鲁迅 书信辑录的《我家的海婴》(同时附录海婴的《记忆中的父亲》,许广平的《鲁迅先生 和海婴》),以及《五猖会》、《父亲的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随感录· 六十三“与幼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并进行了“导读”:“鲁迅曾经说过, ‘从幼到壮,从壮到老,从老到死’,这是人的生命之路。在这条路上,有两个关键时 刻,一是‘为人之子’,一是‘为人之父’。你现在正处在‘人之子’的阶段,看看这 位鲁夫子作为‘人之父’如何看他的儿子,这样回顾自己的父亲,这样一种‘父亲与儿 子’的关系,对他的人生选择又有什么关系:这都是极有兴味的;说不定还能引发你心 灵的悸动”。接着,我们又编了一个《儿时故乡的蛊惑》单元,选了《阿长与<山海经> 》、《社戏》、《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风筝》等文;并在《导读》中 这样对学生说:“鲁迅说他‘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这都是使他‘思 乡的蛊惑’,‘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尽管你现在最迫切的希望是 ‘告别童年’——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告别’是人的生命成长中所必经的阶段;但你 也是摆脱不了儿时故乡的蛊惑的,因为那里有着你的永远的‘精神家园’”。——可以 看出,《感受鲁迅》的这两个单元的设置,是基于对我们的教育对象高中学生的生命与 精神状态,以及鲁迅精神的一种理解与把握:处在由“少年”转向“青年”的生命阶段 ,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和回顾自己的童年,是高中学生所关注、并且感到苦恼的问题 ,而这也同样是缠绕鲁迅终生的。因此,以“父亲与儿子”及“儿时故乡的蛊惑”作为 话题,就将鲁迅的命题变成了学生自己的生命命题,“他”(鲁迅)就从可望不可即的高 处、远处,走下来,走近来,来到“我们”中间,甚至走进“我”的心中:原有的距离 感、陌生感就这样自自然然地消除了。他们将会像朋友那样向鲁迅倾诉自己的苦恼,同 时倾听鲁迅的自我倾诉,并在这一过程中,感悟到鲁迅式的“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 们(指年轻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牺牲精神,同时领 悟鲁迅文字之美(鲁迅回忆童年生活那一组文章是鲁迅最精美的文字),而这两方面都是 体现了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基本精神与面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