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文坛概述 短篇小说中有相当一些作品把镜头投向社会底层的人们,描写他们在变革时期个人生 活的艰窘和对于理想的寻找、精神的坚守散文总体以历史人物和人文事件为素材的“大 散文”写作倾向似乎更为突出2003年由“非典”、洪水构成的突发事件,给报告文学提 供了丰盈的素材诗坛依然飞翔着想象的翅膀,但在精神气质上,显然强化着与时代、与 人民的内在联系网络文学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总体上看,网络文学还处于变动不居 的成长时期。 创作鸟瞰 2003年上半年发生的“非典”使文学创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样一 个前所未有的事件及其由它所激发出来的生命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张扬,也会作为一次难 得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对文学家们日后的文学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小说: 在小说创作方面,中短篇小说中有相当一些作品把镜头投向社会底层的人们,描写他 们在变革时期个人生活的艰窘和对于理想的寻找、精神的坚守,如《寻找妻子古菜花》 (北北)、《我们的骨》(陈希我)、《包工头要象鸟一样飞翔》(孙春平)等。这类作品带 有很强的写实性,但因精神内涵的独到,读来让人既感亲切,又感兴奋。部分写实性作 品,也一改过去对庸琐生活翻版的套路。长篇小说方面,《白豆》(董立勃)、《扎根》 (韩东)、《我们的心多么顽固》(叶兆言)、《百草山》(李西岳)、《士兵》(兰晓龙)、 《受活》(阎连科)、《水乳大地》(范稳)等力作让2003年的文坛收获到意料之外的惊喜 。其中《受活》和《水乳大地》已在评论界得到广泛好评,其更深的意义还有待挖掘。 长篇小说在2003年的“市场化”运作,同样惹人眼目。先是毕淑敏的《拯救乳房》,因 书名过于“市场”而引起争议,但在争议声中作品的印数不断上升;后来又有刘震云的 与同名电影同步上市的《手机》,也在一波又一波的争议声中印了又印。长篇小说的“ 市场化”运作,已成为一个基本的趋势,而这种“市场化”运作,又常常以“媒体化” “炒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散文: 散文总体来看,以历史人物和人文事件为素材的“大散文”写作倾向似乎更为突出, 不仅较多职业作家投身于此,业余作者中有不少的人也热衷此道。前者如《在河之南》 (郑彦英)、《用破一生心》(王充闾)等,后者如《与历史同行》(冯伟林)、《凡圣之间 》(易洪斌)等。这些作品既以深入的发掘、独特的体悟触摸了中华文明浑厚的人文经脉 ,也以宏阔的视野、灵动的思维拓展了散文的表现空间,使“大散文”在散文领域愈成 气候,愈见光彩。 纪实文学: 2003年由“非典”、洪水构成的突发事件,给报告文学提供了丰盈的素材。我们从《 国难》(徐刚)、《护士长日记》(张积慧)等作品里,既看到了“国难”面前的脉脉人情 ,又看到了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深深忧患。如果说2003年的报告文学还让人读到了几 分沉重的话,那一定和《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春桃)有关。传记文学这一小门类里 ,2003年中有不少作品相当惹眼,有的还位居畅销书排行的前列。但影响较大又雅俗共 赏的,还是杨绛的《我们仨》。 诗歌: 诗歌创作格外活跃,表现于主题征稿、女性写作、民刊复办和诗歌大展这样的创作活 动上。像民工讨薪、“非典”侵袭、美伊战争、孙志刚事件这些现实的国内外事件,都 在2003年的诗歌创作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和应有的关注。我们的诗坛依然飞翔着想象的 翅膀,但在精神气质上,显然强化着与时代、与人民的内在联系,现实性的品质得到有 力地提升和增强。 网络文学: “非典”的出现,使得很多人更为看重网上交流,因而使得文学网站一时大受欢迎, 但网络文学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总体上看,网络文学还处于变动不居的成长时期。 批评概观 2003年文学的理论批评,话题丰富,视野开阔,但相比较之下,文学文化批评中有关 “大众文化”现象的论争和有关“文化批评的得失”的探讨,是该年度颇见新意的理论 批评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切中了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际。 围绕“大众文化”话题展开比较集中的研讨,是由王先霈、徐敏的《为大众文艺减负 》的文章引发的。此文发表后,《文艺报》专设了《“大众文化”论坛》专栏,相继发 表专题文章讨论“大众文化”问题。从讨论的情形看,赞成的意见不多,而批评的意见 不少。不同的意见主要表现在对“大众文化”概念的理解不一和进而引申出来的不同看 法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有的人在“以消费为目的,以利润为价值定位,以表达感官 欲望和身体快感为特征”的涵义上理解大众文化,有的人则在“通俗文化、消费文化” 的意义上理解大众文化。这背后其实隐含了一个文化批评的价值立场问题,即“站在精 英文化的立场上”,必然对大众文化给予否定性的批评;而“站在民间大众的价值立场 ,以世俗化的人生态度、平民化的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来看大众文化,则更多看到其 积极的意义(赖大仁)。 20世纪9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表现出分散、滞后与失语等不景气现象。在2003年,结 合新的文学现实,一些批评家开始思考有关文学批评如何引入文化研究的相关问题。王 晓明、蔡翔、戴锦华等人认为,引入文化研究的方法,或者说借助文化研究的眼光来拓 展新的分析角度和视野,有可能给当代文学批评注入某种活力。而陈思和、杨扬和曹文 轩等人则对把文化研究引入文学批评,明显地表现出某种犹豫与保留,认为从严格意义 上讲,文化研究应该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还不是一回事。文学有自 身的功能和变化节奏,不能用文化研究来替代文学批评。事实上,文化批评已成为一种 与文学批评互补互竞的方式,成为整体批评的重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