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2X(2004)02-0143-04 近年来,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一直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概而言之,有以下四种主要观点:一是传统政治视角的分期方式,把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作为划分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根据和标志;二是从文学自身的现代化或审美视角出发,以“20世纪”的概念连接起“近代”、“现代”、“当代”这样的机械分割,把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三是从世界文学格局出发,把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作为分期的原则,把1919年五四文学第一次向世界的开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把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后中国文学第二次向世界的开放作为当代文学的开端[1];四是把五四文学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把20世纪90年代作为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的开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以融合着人生追求的文学自身的价值为中心”的潮流取得了主导地位[2]。上述分期原则和分期方式都不能令人满意。传统的政治视角分期方式割裂了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之间的有机联系。“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也大有问题,正像有人指出的,它“透彻于反封建脉络,而在反帝国主义(及反殖民主义)的脉络上,其问题意识却相对薄弱”[3]。另外,这一概念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存在,暗含着将20世纪50—70年代文学当作异质性的例外来对待的理解[4]。同样,第三种分期方式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它仅仅看到了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抹杀了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自主性和内在动力。第四种分期方式则难以说明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和80年代后期的文学有什么不同,也难以确认二者之间的分界点应该在哪里。 对文学进行分期是比较容易的,关键的问题是能够为这种分期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这种分期对文学本身做出更为恰切的理解和阐释。因此,当上述种种分期都不能令人满意的时候,我们就有理由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分期原则和标准。在我看来,这种分期原则和标准应当是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只要找到了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的断裂处,就可以合理地把它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根据这一原则,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应当是本世纪初的1902—1905年,而它的终点是新时期的1985年,1985年以后则进入当代文学阶段。 一、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文学史分期的最终根据 迄今为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的原则和标准都或多或少地考虑到了西方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说,中国文学史断代和分期的最终标准不是这种影响,而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逻辑断裂。当中国文学没有受到西方文学影响的时候,我们照样可以根据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对它进行断代和分期。例如,我们之所以把中国古典文学根据朝代分为先秦散文、两汉大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阶段,是因为文学自身的发展具有这种逻辑,即“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体”。也就是说,上述每一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的主流文学和主流文体,这种主流文学和主流文体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古典文学自身逻辑断裂的结果,因而它能够成为其断代和分期的合理标准。同样,我们寻找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和终结,也必须根据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找到这种逻辑的断裂处。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的逻辑断裂在于它开始具有了现代意识,不管这种现代意识是来自于西方文学的影响,还是来自于中国文学自身的裂变,我们只要找到了这种现代意识的萌芽,就可以把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同样,我们只要找到了这种现代意识的终结点和新的时代意识的萌芽,就可以把它作为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的起点。到哪里去寻找这种现代意识的萌芽和终结点?我认为应当到叙事作品的叙事结构中去寻找。这不仅是因为叙事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主流文体,而且是因为这种叙事结构反映了作者的无意识,反映了时代的思想文化哲学观念。 叙事结构在这里并不是指叙事作品的倒叙、顺叙、插叙等叙事方法,也不是指烘托、白描等叙事技巧,而是指把一部叙事作品的各个叙事单元和叙事层面贯穿起来的总体结构特征。我们可以说任何一部叙事作品都可能综合运用几种叙事方法和叙事技巧,但是一部叙事作品只有一个总体结构特征,也就是说它的深层结构是唯一的。这种深层结构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和艺术的领悟和理解,隐含着作者的哲学思想和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正像杨义所说:“叙事结构比起某些作者现身说法的唠唠叨叨,更为内在地包含着作者对世界意义的理解,更为内在地作为它的文化哲学模式化展示物而存在。”[5](P114)从这个意义上说,叙事结构是文学最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文学的叙事密码,蕴藏着文学的最根本的意义。不仅如此,由于作品的叙事结构所反映的是时代的思想文化哲学模式,所以一个时代的叙事作品往往具有相同的结构。每个时代都有着特殊的思想文化哲学模式,所以每个时代都有着特殊的叙事结构。因此,从作品的叙事结构出发就可以把一个时代的文学与另一个时代的文学区别开来。既然如此,如果我们找到了文学叙事结构的断裂点,在一个时代的文学叙事结构中找到了现代意识的萌芽,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时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如果我们在一个时代的文学叙事结构中发现了现代意识的终结和新的思想意识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时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终端和当代文学的起点。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与终结 从文学的叙事结构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不是五四文学,而是20世纪初的1903—1905年间的文学变异,因为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迥异于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的新的叙事结构,出现了现代意识的萌芽。 从文学的叙事结构来看,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中国古典叙事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按照圆形结构展开叙事。之所以称它为圆形结构,是因为在这种叙事作品中,叙事的终点和起点是重合的。从叙事的起点开始,人物纷纷登场并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当故事结束的时候,又回到叙事的起点,叙事的轨迹最终形成一个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