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3)11-0118-04 东西文艺理论交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景观,中西文化在多样性的选择中相 互碰撞和交流。作为一个个性作家,萧红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她的文学生涯 中,看不到明显的中外文化的深厚影响,在她的身上也似乎很难发现鲜明的东西方文化 形成的精神内涵。她的个人风格是那么鲜明而独特,她的小说自成一体,因而,长期以 来人们对于萧红的创作产生了一种审美错觉,认为她主要是一个“天赋型”的作家,“ 她是一个天才,但是一个没有经琢磨过的天才”(注:萧军:《和日本朋友松井博光教 授一次谈话录》,《青春》1981年第1期。) 作家的文化构成和文化影响往往是多方位、多层面的。20世纪30年代,经过五四文学 革命发难者们冰封开河的艰辛努力,一大批欧美、日本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被翻译介绍到 中国,促成了中西文化的交汇撞击。与五四时期的作家们相比,30年代走上文坛的作家 则更为幸运,他们不用远涉重洋就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学营养,并从时代、社 会和发展的需要来选择外来的东西。而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许地山等第一代作家在 借鉴、创新的文学实践中留下的经验,也给他们以极有意的启示。因此,就吸取外国文 学的营养来说,在30年代作家的创作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外来思潮都经过了一个 “中国化”的变形过程。外国文学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层的,多样的,是消融在他们自己 独特的创作风格中的,而很少见像五四作家那样的外表的、单纯的联系痕迹。萧红便是 这样一位作家。 萧红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作家,她能将借鉴别人的东西揉进新的意境,通过自身 的文化过滤,使之化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再造就完全个性化的艺术品。萧红曾经接触 过许多外国名作家的作品,她本人提到的有美国的辛克莱、杰克·伦敦、史沫特莱,法 国的罗曼·罗兰、巴尔扎克,英国的夏芒、约翰、曼珠斐尔,德国的雷马克、丽洛琳克 ,俄国的屠格涅夫、契诃夫、班台来耶夫,并且她一直十分喜爱俄国的进步文学和苏联 文学。 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和种种历史机缘,使得俄罗斯(包括苏联)及其文化与东北关系相 当密切。东北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俄苏文化的影响与熏陶。萧红曾经在号称“东方莫 斯科”的哈尔滨求学与生活。她主动和被动地接受了渗透于生活中的俄苏文化。在萧红 的笔下,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和方式已经深深地嵌入和渗透到东北人的饮食结构、饮食习 惯中,她的散文经常在无意的、零星的、穿插似的描述中,表现和透露出这一方面的内 容。《商市街》的很多篇章当中都表现了俄国文化渗进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充满了 俄国情调的“欧罗巴”旅馆,到每天都吃的“黑列巴”和牛奶,俄国文化就这样深深地 卷入到她的生活当中。 在她的作品中,还真实地表现和描绘了俄苏人的形象,并且由此形象地揭示其性格及 积淀于其中的文化内涵。如《索菲亚的愁苦》描写的是有教养的旧俄国贵族流亡生涯的 悲苦,表现了她们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以及欲归不能的不幸。在具体的描写和人物遭际 中,流露出一种浓重的、俄罗斯式的忧郁——在俄国文学中常常看到和感受到的那种忧 郁。因此,俄苏文化对萧红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生活中的渗透,而且表现在他们的艺 术思维、气质、构思和风格情调的追求中。 与一些闺秀派女作家不同,萧红的文学创作,是以反映东北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不幸 生活状况开始的。这种观照和反映生活角度的选择,固然同她生活的经历有关,同时也 与辛克莱给予她的影响分不开。成名后的萧红曾回忆中学里读辛克莱作品时的情景:“ 在那时节我读辛克莱的《屠场》,本来非常苦闷,于是对这书用了一百二十分的热情读 下去。”(注:萧红:《一九二九年底愚昧》,《萧红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 版,第215页。)在哈尔滨求学期间,萧红还参加了“星星剧团”排练辛克莱的剧本《小 偷》,她在剧中饰演病妇人。是辛克莱为她打开了世界的窗子。当她开始拿起笔来进行 创作时,在她的作品中充满了“辛克莱式”的对社会问题关注的热情和对下层劳动人民 命运的深深同情,有一种紧迫的时代感和社会批判光芒。在艺术上也显示出了“辛克莱 式”的善于描述,擅长用迅速变幻的情节揭示人物的各种遭遇,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的 风格。 然而,从萧红的气质、生活阅历和社会接触面来看,这个角度对萧红并不合适。萧红 是那种敏感、情感型的作家,她有着极强的艺术敏感和极端的感情化,但又因为有限的 生活阅历和社会接触面的局限,缺乏恢宏壮阔地谱写史诗的魄力和才力。所以,这种仅 仅凭着热情而产生的对时代的激进追求,使得萧红早期的这些作品,在对生活的把握上 比较浮泛、表面,缺乏深度。人物形象单薄,甚至出现不真实的现象。 在哈尔滨这段文学实践的摸索后,萧红开始调整了自己的角度。《生死场》前半部便 显露出这种转变的迹象,出现在作品中的是她熟悉极了的农人们,反映的也是一些平凡 愚夫愚妇们的平常生活小事,抒发的是她与这些苦难人民水乳交融的“思恋情绪”。《 商市街》、《家族以外的人》、《手》等艺术上获得成功的作品,都是取自她自己或身 边人们的生活,她写起这些体裁来得心应手。虽然涉及生活的面较以前似乎窄了些,但 是因为写的是熟悉的生活,作品情感灌注,形象逼真生动。《呼兰河传》、《马伯乐》 、《小城三月》、《后花园》这些后期作品标志着萧红确立了最适合自己艺术个性的创 作角度的最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