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边城”北平萧瑟的文苑中曾经绽放一朵美丽的小花——《昙华》文艺 半月刊。然而对于这份文艺刊物,不仅一般读者不了解,就连许多专业的中国现代文艺 刊物目录也没有提及。今年是她创刊70周年,故特向世人介绍这朵被遗忘了的小花。 《昙华》文艺半月刊创办于1933年,1月1日出版了创刊号第一卷第一期,此后则每逢1 日、16日出版一期,至同年4月1日出版第七期之后停刊,一共出版了七期。那么,这份 刊物是怎样创办起来的,为什么如此来去匆匆,有如昙花一现呢?其主要内容如何?欲知 其中的缘由,还得从《昙华》文艺社及其主编黎昔非谈起。 《昙华》文艺半月刊的主编黎昔非,1902年5月31日诞生于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甘村, 1930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中国文学系。时胡适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 院长,故黎昔非与胡适有了师生关系。1930年8月黎昔非从上海赴北平,1931年春考取 了北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指导教授为黄节,研究课题为《诗经学史》。恰巧1930年11 月胡适也从上海迁平,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于是黎昔非与胡适再度有了师生关系 。1932年3月胡适邀请黎昔非帮助他办理《独立评论》,担任经理人。黎昔非从上海来 到北平的目的,据他在《自传》中说是“想在学术上搞出点成绩”来的,因而对于是否 出任《独立评论》经理人的工作曾经是相当犹豫的。由于胡适的一再邀请,于是他不得 不中止了在北京大学研究院的学业,从1932年4月开始了他在《独立评论》社长达五年 有余的经理人生涯。 然而文学创作也曾经是黎昔非的人生奋斗目标之一。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是在192 9年春从上海持志大学文史系转学中国公学之后的事情,他在《自传》中对此追述道: “直到转入中公,才开始注意到新文艺,喜看翻译小说,尤其是鲁迅的翻译。对做学问 的看法,也有了转变:觉得从事创作也是条路,不一定要专搞古代的东西。不过认识不 足,以为创作是轻而易举的,要保证将来有饭吃,就要有实学,即是对古代的东西要有 点研究才可。”在中国公学时对于他立志从事文艺创作影响最大的是担任他们创作课程 的沈从文,黎昔非就这一问题曾经这样回忆:“我所以想从事创作,一固然是由于自己 喜欢它,一也是受沈从文的鼓励:因我来自农村,深知农民大众的痛苦,每所暴露的都 是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他认为这比那些坐在上海亭子间里的‘普罗作家’所写的还较真 切,故极力怂恿我走创作这路。”怀着这种“想新旧兼为”的抱负,黎昔非在中国公学 毕业后即转赴北平。当时,“从事创作好呢?还是搞古代的东西的两种思想,便在我的 思想深处时在斗争着,结果竟想二者得兼,即以研究古代东西为主,暇则从事于创作。 主意既定,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毅然只身到北京去,满以为专搞一二年,总能搞出一点 东西来,便不难跻身于教授、学者之列了。”“我离沪前晚,沈从文曾写了几封介绍信 ,抵平后曾按址去访一位清华教授林宰平,一个作家黎锦明,因那作家给我有一句没一 句的态度,便把其余的函压在箱角里,不愿让它们再见世面了!我于是整天沉醉在北平 图书馆的经史籍中,把‘创作’这事搁在一边了。”正当他一心一意从事学术研究时, 胡适邀请他主持《独立评论》一事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本来,我打算只干他半年至 一年,藉以维持生活,以期完成自己的论文便罢了。没想到那种工作这么烦忙,有时忙 到连报纸都要到夜深才得闲来看,也没想到一再推辞,直到北京沦陷前夕都还没和它完 全绝了关系……再三推却,都以不易找到相当接替的人而被留住了!”直到1937年“七 七”事变之后,在坚持出版了《独立评论》242号(7月11日)、243号(7月18日)、244号( 7月25日)之后,于7月27日离开北平南回故里。 黎昔非在办理《独立评论》期间,1932年秋,他的中国公学同学、同乡、朋友丁白清 携女友陈菲村(也是中国公学中国文学系学生)到北平来找他。不久,另一位中国公学中 国文学系同学潘齐平(广东惠阳人)也来到北平。加上当时在北平大学法学院读书的、黎 昔非的同乡刘在海,一共五人,他们一起成立了《昙华》文艺社,并决定创办《昙华》 文艺半月刊。黎昔非在追忆此事时写道:“同时‘作家’这二字也时在脑海里晃荡着” ,“追求‘名’的思想仍是很剧烈的,于1933年春曾和丁白清、陈亚菲、潘齐平、刘在 海四人,共同出钱出力,办一‘昙华’文艺半月刊,竟想由此而成为一个作家。”1931 年5月至1937年7月先后就读于北平东城大同中学、辅仁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的 黎昔非的同乡、朋友林钧南曾目睹他们五人创办《昙华》半月刊的情况,在《清白一世奉献毕生——忆故友黎昔非同志》一文中对此回忆道:“1932年9月,同乡、同学丁 白清突然与同学陈菲村小姐一起从上海来看昔非,并说中公同学潘齐平过几天也要来北 平。当时就读于北平大学的同乡刘在海也前来参加。他们商议决定组织一个文艺社,出 版一个文艺刊物,以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为主。目前人数虽少,可以逐步吸 收热衷文艺的青年参加。大家委托昔非去请求胡适题签,并推举昔非担任主编,出版费 用大家来分担。由于筹备出版琐碎费时,至翌年1月1日才出版了创刊号。其后就按时每 月出版两期。”《昙华》同人丁白清1958年给组织写的一份材料中对此追述道:黎昔非 “是我大学里的一个要好同学,过从是很密的,他对中国文学,是造诣很深的;尤其是 对《诗经》这一门,特别有研究……我们在1933年春,在北平举办昙华社,出版《昙华 》文艺半月刊,是事出很偶然的,原因也简单:我们昙华文艺社社员,根本不多也不少 ,就只有五个:昔非、潘齐平、刘在海、陈菲村和我。五人中,除刘在海外,我们都是 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的同学:我和昔非同班,齐平比我们低一班,菲村比我们低两 班。而且,五人中,除刘在海读法律系外(北平大学法学系毕业),我们都是读文学的, 甚至都是中国文学系。谁都知道,在旧中国时代,办刊物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就是销路 问题,无名小卒,是不吃香的,何况又要自己掏腰包来办呢!可是,又为什么要搞它呢? 因为我们都是读文学的,又是青年,求知欲,创作欲,都很强;同时,又在万里的他乡 遇故知,心情特别舒畅,于是,我们的‘昙华’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