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3)11-0104-05 一、小城镇:现代小说重要的题材类型 中国现代文学中,有一大批以小城镇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这里的“小城镇”特指19世 纪末20世纪上半叶介于现代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小城小镇。这些小城镇大多是县府、 乡所的所在地,或直接从乡村贸易中心发展而来,少数则是古代封邑、驿站和军事驻地 的遗址,是我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建制县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以来,小 城镇数量巨增,人口数量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在近代社会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位置(注:参见丁长清、慈鸿飞《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近代中国农业结构、商品 经济与社会市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5-357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 现代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中国沿袭数千年的一元化农业体制快速地瓦解,在现代意 义上的“城”、“乡”概念明晰化的过程中,地处“村之首,城之尾”(注:吴祥钧、 徐大伟:《小城镇经济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的小城镇也被赋予 了某种新的内涵,成为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亦城亦乡的桥梁性的社会区域。 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骆 宾基、何其芳、师陀、施蛰存等绝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皆出生于小城小镇,在小城镇度 过了童年、少年乃至部分中、青年时代。现代作家与小城镇普遍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不 仅使小城镇意识成为影响新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注:梅栾杰:《小城镇意识与中国新 文学作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2期。),更重要的是将小城镇题材带 入小说创作之中,使之成为现代小说创作最重要、最独特的表现对象之一。“五四”时 期,以鲁迅和叶圣陶为代表的新文学创始人率先开辟了小城镇题材创作领域。前者将20 世纪初江浙小城小镇的社会生活最早引入新文学的殿堂,后者则以小城镇为背景,集中 展示中小学教员的灰色人生,开拓小城镇小知识分子题材领域。三四十年代,不同流派 、不同风格的作家皆致力于小城镇题材的创作,出现了师陀的中原小城系列、萧红的东 北小城系列、沙汀的川西北乡镇系列、沈从文的湘西小城镇系列、茅盾和施蛰存的江浙 市镇系列、张天翼的东南小城镇系列、骆宾基的塞外小城系列等。其中,鲁迅的《孔乙 己》、《药》、《孤独者》,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沙汀的《在其 香居茶馆里》、《淘金记》、《困兽记》,师陀的《果园城记》,萧红的《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沈从文的《边城》,施蛰存的《上元灯》集,茅盾的《林家铺子》、 《霜叶红似二月花》,柔石的《二月》,张天翼的《清明时节》等代表了小城镇小说、 乃至整个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小城镇小说数量之多、总体的艺术成就之高,在中外文 学史中是十分罕见的。这一现象本身就是现代小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色。现代文学诸 多特殊的艺术意味即在其中。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作家多有着较明显的小城镇题材意识。上述大多数作品中, “小城镇”往往是一个被强调了的叙述背景。沈从文曾在《小说习作选·代序》中明确 表示,《边城》是“以一个小城小市几个愚夫愚子的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 如其分的说明”。《长河》则有意“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的水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习 的人事作题材,来写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两相乘除 中所有的哀乐”(注: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 982年版,第339、339页。)。在《某镇记事》(沙汀)、《果园城记》《百顺街》(师陀) 、《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萧红)等作品中,小城镇甚至不再只是人物活动的背景, 且成为小说叙事的主体;《倪焕之》、《二月》、《春阳》(施蛰存)、《长河》等作品 则以或隐或现的都市或乡村背景,突现小城镇叙述话语,并将这一意识具象地展示在小 说的结构之中。小城镇题材意识最强烈的显然还是师陀、沙汀和茅盾。师陀在《果园城 记》中精心地描写了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一切小城”的果园城,以小城为小说的主人公 ,并试图写出它的“生命”、“性格”、“思想”、“见地”、“情感”和“寿命”( 注:师陀:《果园城记·序》,《果园城记》,上海出版公司1946年版,第2页。)。沙 汀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专注地描写中国宗法乡镇社会,并以此为自己全部艺术生 命”(注:吴福辉:《乡镇小说·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的作家 ,小城镇在他的作品中不是一个混同于都市或乡村的、可有可无的叙述背景,而是有着 明显的区域特征。文学家兼社会学家的茅盾在关注都市和乡村的同时,十分重视市镇在 社会历史结构和文学表现中的重要地位。早在30年代初《子夜》创作时期,茅盾即有意 构建一部由都市到乡村的宏大的交响曲,原计划在“都市生活的描写”之外,同时展示 “农村的经济情形”和“市镇人复杂的意识形态”,认为后者“决不像某一般人所想象 那样单纯”(注:茅盾:《子夜·跋》,《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8集,上海 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777页。)。从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他连续创作的短篇《林 家铺子》、《赛会》、《小巫》、《当铺》,中篇《多角关系》、《动摇》,长篇《霜 叶红似二月花》等作品,皆以江南市镇生活为题材,展示市镇丰富独特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状况。小城镇题材意识在茅盾的创作中,还突出地表现为对小城镇小说人物类型和 人物内涵的认识和把握。他曾呼吁加强市镇“小商人”形象描写(注:茅盾:《大革命 前后》,《茅盾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199页。),认为市镇小商 人与都市小商人的性格和命运有着明显的差异(注:茅盾:《故乡杂记》,《茅盾全集 》第11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110页。)。实践创作中也有意识地从小 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内涵(注:茅盾:《大革命前后》,《茅 盾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