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创造与公众期待 梁鸿鹰 近几年的长篇小说创作,论叙述技巧,论对生活表象的加工和表达,论对异域影响的 创造性吸收,比起80年代是有不小的进步,但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的大作 、杰作却为什么竟数不上几部?社会环境的喧嚣浮躁,公众阅读口味的芜杂多变,使我 们在评价文学时变得更加无所适从,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成规,在遭遇多彩文学现象时 日益尴尬。然而,当我们从个人创造如何实现与社会期待的适配或契合这个角度去做分 析时,便会发现,问题也许就出现在这里。文学创作高度独立,是个体化的,同时也是 社会的、公众的,它发自个人心灵,又不单单属于个人,只有在更大程度上符合公众期 待的作品才能成为实现创作者个人价值的杰作。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朝气与前行的活力的 年代,公众或社会期待于文学的,无非是要为时代的前行提供助力,为精神家园的营造 有所助益,为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打开更多窗口。所以,作家在进行文学创造时,无论是 洞若观火的体察,还是意在疗救的陈述,或怒其不争的呐喊,都应出于对时代需求的考 量,这是安置艺术创造的基座。我们的作家不乏直面现实的勇气,也具备关注当下的才 情,但有的因洞察或发掘能力不足显得力不从心。有的在物质利益销蚀下显现降格以求 的无奈,有的未能借强势艺术工具的元素托举起文学之翼的腾飞,那些凝神于写作快感 ,抛却理性精神的贯注,以及避重就轻的浮泛,终于成为公众难以产生关切和震动性体 验的重要原因。在对历史的回望与观照中,公众需求被搁置也是常见的,作家愿意给公 众呈现的多是帝王周遭的变幻风云,宫帏争斗的明枪暗剑,而大的历史发展趋向的揭示 ,特别是对历史活动中平民作用的书写,则往往逸出笔端,成为无暇顾及的边枝侧叶。 凡此种种,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