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91(2004)02-0078-05 到目前为止能见到的所有文学史著作,几乎都认为小赋的流行是在东汉末年,其代表是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等。对于咏物小赋出现的时间,则认为更晚。而实际上,西汉时代小赋已经大量出现。从汉书的记载来看,数量至少在200篇以上,今存者仅约十分之一而已[1](P237-239)(注:王运熙先生《西汉已多小赋》一文说:“从数量上看,西汉赋作实际上是小赋占绝大多数,像司马相如《子虚》、扬雄《长扬》等大赋,毕竟是少数。只因为这些大赋气魄宏大,很有特色,被录存于《汉书》,入选于《文选》,影响广泛深远,加上小赋亡佚很多,因而人们遂误以为西汉是大赋时代,小赋不发达了。”)。从内容来说,西汉的小赋有抒情和咏物两类。前者主要是骚体赋,后者则主要以四言体为主。事实上,西汉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咏物小赋。本文拟厘清这一事实,并讨论咏物小赋文体的来源及其在两汉时期的演变情况。 据我们考察,汉代咏物小赋起源于先秦,而它在汉代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以下试分述之。 一 西汉咏物小赋的兴起及文体特点的来源 从有关文献的记载来看,西汉时期咏物小赋的创作风气相当盛行。《文心雕龙·诠赋》在描述汉代辞赋的创作时云: 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播其风,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至于草区禽旅,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宜,则理贵情附…… 这段话重点指出,汉代尤其西汉武宣之世的辞赋创作风气。所谓“皋、朔已下,品物毕图”,就是对此时咏物赋兴起说明。范文澜先生《文心雕龙注》云:“品物毕图,谓皋朔辄受诏赋宫馆奇兽异物也。”[2](P140)詹锳先生的《文心雕龙义证》引众说注此句亦云: 《汉书·艺文志》:“枚皋赋百二十篇。”属陆贾赋一类。《汉书·枚皋传》谓皋“从行至甘泉、雍、河东,东巡狩,封泰山,……上有所感,辄使赋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作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又云:“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今俱失传。 东方朔赋今不存,《汉书·艺文志》也不列东方朔赋。“品物毕图”谓皋、朔以后一切品物皆取以为赋料,尽行描绘。《斟诠》(按即台湾学者李曰刚《文心雕龙斟诠》):“品物毕图,言各种物类描绘尽致也。品物,犹众物。”《注订》(即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皋、朔受诏咏物,赋体别开畦径,自此始。”[3](P282) 学者们都指出《诠赋》篇中的那段话,是从题材变化和文体演进两个方面,对“皋、朔以下”咏物赋兴起的现象的描述。刘勰在《诠赋》篇的《赞》中又说:“赋自诗出,分歧异派。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结合以上所引诸家的解说来看,刘勰的这一看法,是在考察了辞赋创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因而是十分正确的。沈约评刘勰以“深得文理”四字,(注:见《梁书·刘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确是知音。 西汉的咏物小赋,可考的主要有如下众作:贾谊的《簴赋》(残),刘安的《屏风赋》,刘歆的《灯赋》(残),扬雄的《都酒赋》等。 还有枚乘的《忘忧馆柳赋》,中山王刘胜的《文木赋》,公孙诡的《文鹿赋》,路乔如的《鹤赋》,羊胜的《屏风赋》,以及邹阳代韩安国作的《酒赋》、《几赋》等,最早见于《西京杂记》,学界以为《西京杂记》为伪书,所以多疑上列诸作为伪作(注: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十七,洪业《再说〈西京杂记〉》(收《洪业论学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及今人程章灿《〈西京杂记〉的作者》(载《中国文化》第9期),均认为《西京杂记》为晋人葛洪所编。故学者多疑其中所载之赋。),但并无十分确凿的证据可以否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文失传而名目可考的咏物小赋,如司马相如的《梨赋》,刘向的《雅琴赋》、《围棋赋》等。《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赋分四类,其中杂赋类中有《杂鼓琴剑戏赋》16篇(亡),《杂山陵水泡云气雨旱赋》16篇(亡),从其名目看,其中所收大体应为咏物小赋。 西汉诗体赋的咏物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单纯咏物的,如刘向《熏炉铭》等;二是咏物寄慨的,如羊胜《屏风赋》、孔臧的《蓼虫赋》等;三是咏物、隐喻、调侃兼而有之的。如扬雄《都酒赋》等。 西汉咏物小赋的题材很广,如文木、蓼虫、杨柳、屏风、几、杖、灯、黎、鱼葅、薰笼等,凡是日常生活中看得见的器物家什都是赋写的对象。由此也可以印证刘勰所说“品物毕图”说法的正确性。如刘向《熏炉铭》: 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麝,朱火青烟。蔚木四塞,上连青天。雕镂万兽,离娄相加。 此篇虽以铭名,实为赋体。作者描写熏炉,开篇四句写其外部形态。“若山”及“太华”写其上部,在状物方面用了夸张和类比的手法,已显出铺张的作风。接下来四句铺写炉中点燃兰麝等香料后,朱火隐隐,青烟缭绕的情状。末二句又回到烟雾外形变化之描写上,用万兽来比喻香烟变化不定的姿态,尤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