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注: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9页。)刘勰所说的“山水方滋”,是指宋元嘉时期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派的兴起。谢灵运不仅是一个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的山水诗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不过,这种体现不像玄言诗那样只有诗歌的外在形式,直接以哲学语言来阐明佛理,而是以一种审美的情思来表现佛理。这就把山水审美与宗教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人在山水审美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和体悟到佛理。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指出谢灵运的山水文学创作得益于佛教的是他的十世孙、唐代著名僧人、诗学家释皎然(本名谢清昼),皎然在他的著名诗学专著《诗式》中指出: 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澈,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卷一《文章宗旨》)(注:皎然:《诗式》,李壮鹰校注,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90页。) 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向使此道尊之于儒,则冠六经之首;贵之于道,则居众妙之门;崇之于释,则彻空王之奥。(卷一《重意诗例》)(注:皎然:《诗式》,李壮鹰校注,第32-33页。) 皎然的评论着眼于三点:一是从谢灵运的人格、情性、神灵等主体结构入手,认为谢灵运研读、精通佛典后,心灵得到了升华,其胸怀之开阔、心地之精邃,足以容纳万物、生化群情。二是从诗歌作品的形式特点入手,认为诗歌具有多重意蕴,而读谢灵运的作品,不能拘挛于文辞,而须透过文辞,直造其文外之旨,得其性情而忘其文字。三是从儒、释、道三家入手,认为诗道与三家有关,尊儒,则重教化;贵道,则偏玄远;崇佛,则精性灵(注: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谢灵运每云:‘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邪?”(僧祐《弘明集》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宋碛砂藏本,第70页下。))。三家与诗道之关系孰密,由是即可知矣。 鲁迅曾指出:“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注:《鲁迅全集》第3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05页。)到晋宋之际,佛教由曹魏、西晋时的依附玄学到东晋的玄、佛合流后,一跃而成为南方社会最为活跃、最有影响、最受关注的主流思想文化。作为此时“杰出的佛教诗人”(注:《中国佛教》第一册,中国佛教协会编,第23页。)的谢灵运在佛教思想文化这一大潮中并不只是随波逐流,而是一位积极参与、起着关键作用的弄潮者。谢灵运接受佛教思想最多的是大乘涅槃学说中的佛性论思想,这从他直接参与重译《大般涅槃经》(注:孙述圻:《谢灵运与南本〈大般涅槃经〉》,载《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和著《与诸道人辨宗论》(《广弘明集》卷十八)(注:道宣,《广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宋碛砂藏本,第231页下—234页下。)发挥佛性论的思想即可以看出(注:普慧:《大乘涅槃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除此之外,谢灵运还接受了当时社会上极为盛行的弥陀净土信仰的思想,并把这种弥陀净土信仰的思想与山水文学创作联系在一起。 一 净土(Buddhaksetra),音译佛纥差怛罗,是大乘佛教传说佛所居住的世界,又称“净刹”、“净界”、“净国”、“佛国”等,与世俗众生所居住的所谓“秽土”、“秽国”相对。佛教的净土思想最早是在汉魏之际传入中土的。据佛教经论所载,佛有无数,故净土也有无数;各派所奉经典不同,故所追求的净土也有别。《法华经》(Saddharma-pundarīka-sūtra)讲灵山净土,《华严经》(Buddhavatamsaka-mahavaipulya-sūtra)讲莲华藏净土,《密严经》(Ghana-vyūha-sūtra)讲密严净土等等。然而,在诸净土中,影响广泛的是弥勒净土、妙喜净土和弥陀净土。其中,尤以弥陀净土流传最盛,以至成为后世净土宗所奉的往生圣境。弥陀净土不仅以其经典繁多而著名(注:据估计,现存大乘佛典中赞颂阿弥陀佛内容的经典约占三分之一。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9页。),更在于其经中美妙的故事和传说以及简单易行的法门而紧紧吸引住了芸芸众生。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除释迦牟尼佛之外,一切自觉和觉他的圆满者,皆为佛。因佛国空间之广大,故有三世十方佛的说法(注:三世佛:有横竖之分,横三世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竖三世佛为,过去的迦叶诸佛、现在的释迦牟尼佛、未来的弥勒佛。四佛,一为四方佛,即东方香积世界的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相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微妙声佛;一为过去四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Amitabha),即西方极乐世界(Sukhavati)的教主。据《无量寿经》(Aparimitayur-sūtra)和《阿弥陀经》(Amitabha-sūtra)载,阿弥陀原是国王,弃国出家,从“世自在王(Loke
vararaja)佛”受佛法,号法藏(Dharmakara),发出四十八弘愿,声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注:《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第十二卷,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本,第268页上。)据说,法藏历经“无央数劫,积功累德”,终于成佛,号阿弥陀佛(或译无量寿佛,Amitayus)。因为在他所居的佛国里是一片尽善尽美的极乐净土,所以,他的职能就是专门接引那些发愿死后往生西方净土的人,故又称“接引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