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刊登罗争鸣文章《关于杜光庭生平几个问题的考证》,指出:唐代有杜光庭不止一位,后人常相混淆。杜光庭可能在僖宗即位之初就获赐紫加官,曾为地位显赫的内供奉道士。前蜀时期,先赐号广德先生,后改广成先生,官阶品位也不断上升,后主王衍时散官阶竟至特进,约前蜀灭亡以前谢官退隐。杜光庭曾两次去成都:第一次,早在僖宗广明元年(880)出逃长安之前,光庭就已在三蜀乃至汉水流域的均州游访圣迹、纂记异闻,后来“漂寓成都”,并非中和初随僖宗一起赴蜀;成都四年后,光庭扈从僖宗还京,同年(光启元年)底,又从僖宗出凤翔,赴兴元,并在兴元撇开僖宗,“乞游成都”。此即光庭第二次入蜀,后依仁前蜀王建父子,终老于成都。 学界历来多以为杜甫《饮中八仙歌》的文体来源于柏梁体或是杜甫自创,孙微在《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撰文《〈饮中八仙歌〉源于汉代谣谚考》认为其较为直接的来源应是汉末清议中所习用的谣谚。作为“宪章汉魏”的杜甫正是继承了这种“臧否人物”多以八为单位的清议传统,并吸收了柏梁体用重韵的形式因素,才完成了《饮中八仙歌》这一独特文体的创造。 饶学刚、朱靖华在《黄冈师范学院学报》载文《二十世纪苏轼文学研究述略》,从史论的角度出发,将一百年来对苏轼文学成就研究的历史分三个时期:20世纪初—1949年为苏轼文学研究的复苏散漫时期,1949年—1979年为东坡文学研究的曲折前进时期,20世纪最后20年(1980-2000)是东坡文学研究的多元化开放时期。近年来,东坡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诗、词、文无人问津,元祐时期诗作研究很少,散文研究仍是薄弱环节。 《“以诗为词”与“别是一家”——论苏轼、李清照词论的殊途同归》(高峰著,发表于2003年第7期《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认为苏轼“以诗为词”与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具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其最大的共通性在于,都在努力地推尊词体,维护词体高雅的格调。但是他们在一些作词的观念上又有所差异。概而言之,苏轼论词,首重情性的抒发;李清照论词则着眼于音律。他们在崇雅黜俗的原则上达成了默契,又从不同的角度为词体地位的提升作出努力。他们的词论先后提出,观点看似尖锐矛盾,却又各自成理,生动地展示了宋代词学思想的演变历程,同时也为后代词学的发展和论争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井玉贵《新近发现的陆云龙传记资料〈陆蜕庵先生家传〉及其他》(发表于《文献》2003年第4期)利用藏于上海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古籍部中的《新镌启牍大乘备体》所附《家传》对《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3期所发表的胡莲玉先生《陆云龙生平考述》作了补充。认为陆云龙参加了崇祯六年(1633)乡试,但乡试的屡屡失败对其打击很大。另外,《考述》对于《家传》记载的成潜民其人其事没有作出必要的说明。作者也指出,《家传》的相关记载有两处不够准确的地方,其一,成德(潜民)不是吴桥人,其二,成德是先被任命为如皋知县之后才被召为车驾主事的。对于《考述》中指《梼杌闲评》可能为李清所作,作者也表示了不同意见。 2003年第5期《临沂师范学院学报》刊登李明军《黄景仁的诗风和乾嘉士风》,文章指出,黄景仁是清代乾嘉时期富有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有着幽怨和激越的两面,只有把这两个方面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黄景仁和他的诗。黄景仁诗歌中表现出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中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只有放在乾嘉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上考察,黄景仁诗歌的精神和风格才能得到较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