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英国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导致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因素有那些,政策走向如何?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研究这一问题将有助我们了解国际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动向,也能为我国高等教育决策提供一点启示。 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背景因素 影响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背景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的因素。八十年代初流行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和评估性国家理论(Evaluative State)主张:国家管理应当采取分权和评估模式,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公共机构,减少直接干预和控制,国家对公共机构的管理主要通过评估来进行,以市场运作机制替代福利国家运作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有8个要点:削减成本(cost cutting)、压缩预算(capping budgets)和增加资源分配透明度(transparency)、将传统的科层组织化解成独立的机构、将管理权限分权给公共机构、购买和供应功能分离、引入市场和准市场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目标、从终身雇佣制和国家标准薪金制向任期合同制、绩效酬金制(Performance Related Pay)过渡。同时,强调服务质量和环境以及“顾客的反映”。[1]这种管理理论受到1979年上台的保守党政府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欢迎。撒切尔夫人采取了收缩福利国家福利范围的政策,削减公共经费。这一政策的实施使高等教育经费锐减。据大学拨款委员会和大学校长委员会当时统计,1981/82年度至1983/84年度经常性经费将削减11%-15%。[2]经费的减少是八十年代初英国高等教育“收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教育人口统计学(educational demography)的因素。潜在学生数量的发展是影响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国学者认为,制定高等教育政策要考虑教育人口统计学的两个因素。一个是适龄青年数量增长的因素,另一个是由学生、政府和雇主的需求构成的复合因素。 从分析来看,对八十年代中期后高等教育扩展产生影响的是第二个因素。1978年教育和科学部棕皮书《发展至90年代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into the 1990s)发现,适龄青年人口数量与实际入学人数并不呈正相关。学生规模的实际发展也表明了这一点。八十年代初18岁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时,高校在校生增长并不显著。1995/96年度,18岁人口下降时,在校生规模反而猛增。[3]因此,适龄青年数量的增减不是这一时期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而由学生、政府和雇主的需求构成的复合因素才是引发八十年代中期后高等教育大众化加速的原因。 其三,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思想的因素。高等教育中的平等主义思想是一个复杂且模糊的问题。1962年,前教育和科学部大臣克罗斯兰(Anthony Crosland)在《保守主义的敌人》(The Conservative Enemy)一文中曾用软性均等机会一词描绘了平等主义概念的特征。[4]然而,这一难以界定清楚的思想在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平等思想。1963年,罗宾斯高等教育原则的提出表明平等主义的信念第一次得到了承认并被广泛接受。1984年,大学拨款委员会和全国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Body)再次强调“高等教育的课程应当面向所有希望参与学习并从中获益的人开放,”[5]从而使平等主义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平等主义观念为八十年代中期后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提供了思想基础。正如英国一位资深决策者所说,“开放机会是发展高等教育动机的真正基础。”[6]二是表现在高等院校地位方面的平等思想。这一思想是导致高等教育双重制在1992年被废除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四,责任制(accountability)和质量问题的因素。过去英国高等学校责任制度分大学和学院两种:大学自负其责,政府很少过问,有关大学的审计制度也直到1966年才迟迟引入。而多科技术学院等经费由地方教育当局提供,学术监督由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CNAA)负责。因此,政府对高等院校的效率不大过问。 然而新公共管理(NPM)模式理论的流行改变了这一传统的管理模式。撒切尔政府在公共机构管理方面接受了经理人(managerialism)理念,在首相办公室下设立了一个权限很大的部门——效率处(Efficiency Unit),负责检查政府部门的工作。受此影响,高等院校的效率问题、与效率相关的责任制以及与责任制相关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政策和措施便成了八十年代中期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走向 八十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公布的文件、报告和法规数量之多前所未有。这些政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效率、规模、质量、经费资助重点以及高等教育与工商界的关系等,反映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以下走向。 1.注重效益 1985年贾勒特报告(Jarratt Report)的发表是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报告全称为“大学效率研究指导委员会报告(Report of the Steering Commiittee for Efficiency Studies in Universities)”。该报告向政府、大学拨款委员会、大学校长委员会和大学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是政府超脱事务性管理,只要负责提供政策指南和检查就可以了,使大学拨款委员会和大学能够自己制定长期发展计划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