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是大学发展的灵魂。近代以来,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大学校长,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高等院校,也创造了高等教育历史。伯顿·R·克拉克曾说:“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当前,我国不少公立高校面临定位不清、办学方向不明、缺乏办学特色等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校长没有完全发挥出自身的办学水平有关。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校长由上级组织部门任命,与政府官员一样,他们也按学校所处的级别高低享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待遇,造成了“校长官员化”现象。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幅增长,教育资源和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高校的办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但长期以来校长的角色限制了校长能力的发挥,也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因此,当前的高等教育界亟须一批“好校长”,并尽快改变“校长官员化”的现象。 一、高等学校校长的新观念:职业校长 1.“职业校长”概念的由来 “职业校长”是针对“职务校长”提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由政府统辖,校长是政府任命的一种行政职务,并按政府指令以行政手段管理学校,拥有职务权力,称为“职务校长”。[1]这种机制导致校长的办学实践主要对上级领导负责,无法把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要放在工作首位。公办大学的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小,限制了校长能力的发挥。这种按政府或长官意志办学的方式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向社会的办学形式是不相适应的,并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以及入世后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职务校长”的观念将限制大学的发展,阻碍大学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一直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推进。这种改革给高校的教职员工带来了强烈的危机感,高校校长也开始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我国高等教育从办学主体上已形成了“两轨并存”的局面,即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后者在总体上尚未形成与公办高校相抗衡的实力。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放的步伐将会加快,国外高校凭借其资源优势和具有吸引力的文凭和证书将迅速占领一部分市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将会形成公办、民办、中外合作办学三方共存的局面。 现在国内每年一次的大学排行榜总让校长们又爱又恨。这也难怪,大学排行榜把大学校长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摆到了一个接受公众监督的平台上。尽管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不够科学,但正如很多学者所说的,有排行总比没有排行好。有了排行榜,大学校长的工作除了要对上级领导部门负责外,还须考虑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待以及对大学办学效果的满意度。 现在公办高校与政府的关系犹如政府与核心级国有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关系一样,“还是一家人”,不管高校内部的改革如何轰轰烈烈,实现的是“政府目标”。[2]提出“职业校长”的观念,就是要解决大学校长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在市场经济中,校长的办学动力是什么?如何明确校长的责、权、利? 2.“职业校长”的内涵 “职业校长”涵盖所有的大、中、小学校长。由于高等学校与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入世后,高等教育作为深层次的服务性贸易,是我国政府已部分承诺对国际开放的教育领域,因此本文只把“职业校长”限定在高等学校范围内。 2001年6月,清华大学王继华教授以“校长职业化”首倡者的身份同清华大学合作组建了“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此后该中心先后举办了四期“职业校长培训班”,国内各相关媒体对此竞相报道,“职业校长”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其实,在王继华之前,教育界已有学者就“职业校长”的话题作过讨论,并提出“我们的社会必须有职业校长的储备”[3]。王继华则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校长”的内涵,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 职业校长指“专门从事学校经营和教育服务的专业校长,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指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质的社会群体”。实现从“职务校长”到“职业校长”的观念变革,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一是淡化校长的职务观念,强化校长的职业观念;二是淡化校长的权力观念,强化校长的能力观念;三是淡化校长的教育事业观,强化校长的教育产业观。[4] “校长职业化”要求校长达到其职业标准和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职业化就是校长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5]。这些标准和规范体现在王继华提出的“三A”、“四力”、“五文明”和“六修炼”中。 “职业校长”的提出旨在扭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校长观念,把校长从一种行政职务转变成一种社会职业;把权力本位观转变为能力本位观,变行政型校长为产业型校长。[6] 二、“校长职业化”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是一个转变过程,从“职务校长”向“职业校长”的转变是一个抛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的过程。它不会一蹴而就,既需要时间,也往往带来争论、冲突和对抗。 王继华的理论针对的虽然是“职业校长”这一群体,但他的实践尝试,即“职业校长培训班”面对的是在职的校长或办学者。就这一点而言,这些受训者实际上与“职业校长”的内涵存在差异,因为“职业校长”首先应该是受市场选择、竞聘的就业者。因此,这种培训班只能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并未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校长”。培训班计划对完成学业的学员颁发“学力证书”,这种证书并不是衡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勘察学员的实际能力是否已达到某一标准。但是,即使学员们确实在参加完培训班后转变了观念,并初步具有了“职业校长”的能力,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仍会由于学校内部依然故我的行政管理体系而无法真正地发挥其能力,这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回到老路上去。因此,“校长职业化”的可行性至少需要以下几个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