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注:本组笔谈由《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委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丁小浩教授策划,谨向丁小浩教授以及应邀撰文的专家学者致谢!各笔谈内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在工作单位的意见。) 作为一个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老有一种冤屈不平的情绪。因为舆论总把社会上的一切缺陷和弊端都归罪于教育。我觉得这对教育很不公道。比方说,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有困难,就说是因为学校教育不好,以致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虽然没有严重到“毕业即失业”的地步,但也确实应当引起重视。不过问题的根源却极为复杂,至少不全是教育所能担待得起的。比如,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出了学校门,就是国家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了国家干部;要想跳出“农”门,只有读书上大学(在中国,农民和城里人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历来如此,等等。可见此事涉及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和政治人事制度。而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更加剧了所造成的困境。 不过,反躬自问,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也确实难辞其咎。现在许多高校都力求升格,以多招研究生为荣,也不管国家是不是要得了,养得起;高校流行培养“通才”,漫无边际地开些一般性课程,而对实践和实习却置之不顾,以致学生不懂也不屑于锻炼实际工作能力;许多高校“闻风而动”地开办新专业,一时国际经济、市场营销等专业如雨后春笋。结果是,等到学生毕业,这些专业对口就业成为难题。我总觉得,某些高校的所作所为有点像农民:今年韭菜好卖,明年都种韭菜,等到明年韭菜上市,太多了,卖不好价,卖不出去,全烂在田里,亏本了,倒霉了。不过,高校不像农村,亏本倒霉是要自负其责的;高校则不同,没有适当就业的学生还是社会“消化”了,没有听说过有那个专业因为学生就业不顺畅就关门了。这就是现在高校的“优势”。 我不是杞人忧天。这样的“优势”会很快失去的,高校迟早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现在我国推行市场经济,对一个企业,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不是企业,不应当实行产业化。但学校是一个社会机构,应当服务于社会。毕业生即使不算是学校的产品,总还是要“适销对路”,为社会所需要。如果一所学校的学生没有人要,社会不欢迎,总不能说是社会的过错而不是学校的失责。当然,也有社会提供了适当的就业机会,但学生挑肥拣瘦而“坐失良机”的;或勉强去了,不能踏下心来工作,还是不受欢迎。这里,除了社会因素外,学校也有向学生进行“面对现实”教育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必须“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自主办学”,其前提是学校要“面向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是否“适销对路”,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从目前高等学校努力的方向来看,却没有多少高校把毕业生是否适销对路作为天经地义的办学大事来处理。不少高校的办学目标都是上层次、攀高位。这是计划体制下长期以来大学从属于政府、只向政府负责而不直接面对社会的后果,以致大学很少有社会责任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行,政治体制的逐步改革,政府必将对教育更多地实施宏观调控,对高校更少地进行具体干预。这样,高校办得好不好将完全由社会来评价。这时候,高校将不得不自觉张扬社会责任心了。 那么,大学何不未雨绸缪、早点作好直接面对社会的准备呢?我想这是完全必要的。 这里,首先要作好自己的定位。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按专业领域,有各行各业;按人才层次,有高低之分。这人才层次,既非水平之高低、品格之上下、贡献之大小,而是社会分工的需要。社会是由不同层次的人才组成的,其中有少数高级领导人才和专家、大批中层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工作者以及广大的第一线生产劳动和服务人员。且不说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不可否认,具备较高学历和深入专业训练的人才比较容易进入高位。这样,社会上难免出现追求学历和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的现象。高等学校如果盲目追随这种时尚,就势必上当,甚至在竞争中被淘汰。因为社会对高层人才的需求毕竟是有限的,在高校竞争中只有那些有充分条件的才能立足,而定位恰当、能针对社会需求确定目标培养出“适销对路”人才的学校则能游刃有余地发展。以北京市来说,目前已经有68所普通高校(加民办高校共75所),如果大多数高校都去追求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恐怕不但北京市容不下毕业生就业,就是全中国也不见得可以。眼前研究生教育正在大发展,研究生招生在扩充。但研究生大发展是暂时的,正像本科招生已经趋于平稳一样,相信不久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也会告一段落。因此,高校需要科学的预见,要有前瞻性,才能作好自己的正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