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注:本组笔谈由《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委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丁小浩教授策划,谨向丁小浩教授以及应邀撰文的专家学者致谢!各笔谈内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在工作单位的意见。) 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不仅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更加重要的是根据新的形势,对整个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制度进行新的设计和安排。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和高等教育本身的改革,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从目前所进行的各种改革和调整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的取向,即对口与适应。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高等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层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两种不同的结合与对接机制,体现了高等学校本身改革与发展的不同思路,并且反映了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所谓对口,指的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中各种工作岗位之间直接的结合或对接机制,它的特点是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主,重视技能性的培养以及当前的市场需要;它的优点是能够直接满足劳动力市场中各种非常具体的工作岗位的要求,毕业生非常熟悉各种岗位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而且进入角色也比较快。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能够比较具体地了解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对毕业生是否适应本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也能够作出比较清楚的判断。同时,由于毕业生具有了比较具体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因而也不需要对毕业生进行另外的岗位培训。按照学术语言说,就是减少了毕业生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单位时进行职业社会化的过程。当然,这样也降低了用人单位的管理成本。从高等学校本身来说,则是按照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安排课程和教学,以岗位的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 这种对口模式特别典型的体现则是所谓的“订单式培养”,即完全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制定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然而,这样一种对口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非常突出的是,尽管从培养模式上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但是,它往往具有比较强的刚性。这种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方向的刚性,即过早确定就业方向和岗位,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一旦就业形势的走向与预期有所不同,毕业生往往就非常被动。而劳动力市场的具体变化又常常是难以预测的。二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刚性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科技与社会的变化对人才的新要求。当前知识和技能的变化是非常快速的,各种具体工作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这样,由于对口式培养非常注重具体的操作性知识和技能,而这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性知识与技能往往又是变化最快的部分,因此,这种专业知识与技能上的刚性往往也不容易适应知识的更新。当然,如果从毕业生长期的职业生涯看,这种对口模式也会影响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的变化。 所谓适应,则是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相对而言一种更加宽泛和间接的结合或对接机制,它强调的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合乎整个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不是直接按照岗位进行订单式的培养,它的特点是要求高等学校毕业生在就业上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这种适应的模式并不是否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应该与劳动力市场相结合,而是认为这种结合应该是一种宽口径的结合,而不能仅仅是一种对口式的结合,或者是一种订单式的结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及比较扎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宽广的视野。由此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比较广泛的选择和比较大的适应性,特别是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而且,由于基础性的知识和理论往往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所以这种模式也能够使毕业生比较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社会,包括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变化对工作的要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非常注重人才的基础性和综合素质,所以,这种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也更加能够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然而,这种适应的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不足。突出表现在,由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不直接与某种非常具体的工作岗位相联系,因此,它往往不能为用人单位提供非常明确和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信号。而按照学生就业的所谓“信号理论”,这些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能力信号常常是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一定职业的重要条件。所以,缺乏这些必要的信号,也会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