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内涵、宗旨、精神、性质、使命、职能、信念、目标、责任以及变革与走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规定,是对内部管理及运转所持的看法和认识。 大学理念作为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着变革。大学理念只有与时代发展合拍,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 坚持以人为本 促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只有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价值,在于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要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需要科学与人文融合,专业与通识兼顾,知识与能力协调的教育。 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方面,现代大学更加注重文理互渗、培养专博结合的“T”字型人才。由于高考文、理分开的影响,使得大学文科学生缺乏应有的科学素养以及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对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的发明知之甚少,而理科学生则鲜有哲学、历史、艺术等知识。但是纵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大凡超一流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的成就固然有赖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但同时也有赖于其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因此,大学教育在做好文科学生人文精神养成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对于理科学生则在培养其科学家素质的同时努力使之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推动物质文明迅猛发展,同时也冲击着大学的人文教育,淹没着大学的理性精神,甚至人们认为科学教育才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导致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对人文知识的过分冷漠。然而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将人类带入幸福无比的“天堂”,也有可能将人类推进灾难深重的“地狱”。核武器,足以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毁灭;细菌、生化武器给人类造成的痛苦令人发指;克隆技术的研发与使用使人类的伦理道德受到空前的冲击。总之,无论科学技术的研究还是应用都有赖于人文为其引领、把握方向。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廷(Neil Rudenstein)1998年3月23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谈到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和重要任务时,首先提出的是人文学习的重要性,他说:“最好的教育不但帮助人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还应使学生更善于思考并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洞察力和创造精神,成为人格和心理更加健全和完美的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无论作为个人还是社区的一名成员来说,度过更加有趣和更有价值的人生。”[1]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关注自身知识的积累、丰富、发展、创新。作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机构——大学,承担着传承、选择、创造、发展文化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大学一定要使学生对某一领域拥有专、深的知识,通过专业思维、专业意识的培养使其在分析、看待问题时具有一种独特的专业视角,同时也要使学生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能在各学科领域间进行综合研究。 关于人才素质的构成,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曾提出:未来人才应掌握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性的,第二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护照则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我们的大学教育往往更加关注前两本护照,而第三本护照——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被我们忽略了。这第三本护照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自我延伸、终身学习、合作与竞争能力、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等等。1998年10月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曾指出:“大学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使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等等。”[2]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紧张的今天,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无疑应是第三本教育护照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大学不妨从树立创业意识,塑造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知识等方面入手。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创新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人才素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人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的位置。现代大学应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办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这样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知识构成,改变教学模式等,也有不少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过深入的阐述。但在此,我们就以下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使专业、课程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有机的结合。其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师生发展的需要,调动师生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否则人的惰性会使人延续已有的做法,而对改革视而不见;其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反对过度依赖教育工具,更不能用网络、程序代替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要意识到学生在道德、精神、人格和心理上的成长与发展更需要与真实的人进行交往、沟通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