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全力推动大学教师评估制度的改革,其内容包括大学教师身份的非公务员化和大学内部教师评估制度的改革等。这些改革被视为日本在新时代下为重新定位大学教师职业所作的努力,其特征和针对的问题都非常突出。本文通过对日本大学教师评估制度改革的分析,意在为探寻我国高校中类似问题的出路提供借鉴。这里需要略加说明的是:本文所谓的“大学教师”,特指“就职于大学、拥有专业领域、进行学术活动,并拥有特定文化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统称”,[1]而不包括大学职员在内。 一、日本大学教师评估制度改革的背景 (一)大学教师评估改革的外部动因 20世纪末期,日本大学的外部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除国际化、终生学习化、市场化、信息化等重要因素外,日本国内长期的经济低迷、出生率下降、教育经费的减少等,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变革要求。为此,日本政府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教师评聘制度,成为改革的焦点之一。 将市场理念导入大学运营方针,形成各大学之间的竞争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日本一揽子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早在1999年7月颁布《国立大学法人化通则法》时,远山文部科学大臣就曾明确指出,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将企业的竞争原理导入高等教育管理之中。这一时期,被称为“远山计划”的高等教育改革设想,包括了国立大学的独立行政法人化、大学教师的非公务员化、高等教育经费的重点投入等内容。其中,大学教师的非公务员化被视为改变平均主义、提高大学教师科研和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究底是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的较量,就在此时,竞争观念已经悄然进入大学教师的工作之中。 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教师的角色转换也成为必然趋势。日本大学教师长年存在重研究、轻教学的传统。1992年的相关调查表明,有72%的教师承认自己对科研的重视程度超过教学。[2]但近年来出生率不断降低,已经让不少大学开始焦虑怎样确保生源的问题。1992年日本18岁的人口为205万人,但到2009年,预计将减少到120万人。[3]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急剧减少,给各大学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各大学为争夺有限的生源,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教育教学,关注作为消费者的学生的要求。社会尤其是学生看待大学的目光变得日益挑剔,学生要求大学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传授对我们有用的知识”。[4]为此,日本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导入学生参与下的教学评价制度。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必须转换单纯的研究者的角色,开始关注大学教学教育事务。而对一向以钻研学术著称的教师们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长期以来,“日本的大学教师被社会看作是不问世事、与世隔绝地潜心研究高深学问的人群。对于社会的种种批评,大学教师通常以干涉学术自由、妨碍大学自治等反驳之”。[5]但是,在教师评估制度改革呼声渐高的今天,却没有太多大学教师明确表示反对意见。实际上,不少大学教师也期望能够以本次改革为契机,改变大学目前的现状,解决多年沉积下来的问题。因此,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怎样改而不是要不要改的问题了。 (二)约束大学教师评估制度改革的内部因素 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最大的举措之一,就是教师的身份转换,即从国家公务员变为非公务员。与此相关的改革,则有责令大学实施教师评估制度以及施行教师聘任制等。但与其他改革的力度相比,日本在大学教师评估制度改革中体现出十分谨慎的态度。深究其因,这与日本大学教师集团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1.大学教师集团形成过程中的国产化传统。后发现代化国家高等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移植西方模式,其中大量派遣留学生,将留学回国人员聘为大学教师等被视为是不少国家迅速模仿和追赶西方大学的最有效手段。在大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建构上,日本虽然积极学习西方,惟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却十分注重国产化。这一特征,与日本近代大学建立时政治上高扬国家主义旗帜具有密切关系。例如,1887年东京帝国大学建立时颁布的《帝国大学令》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帝国大学以根据国家需要教授学术技艺、探究深奥学问为其目的。”[6]东京帝国大学作为当时日本的最高学府,培养为国献身的学术人才,并向全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输送大学教师,大学教师的国产化特征由此发其端绪。在该大学建立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东京大学毕业的教师们很快将原来占主流的留学生和外籍教授排挤出去。“东京大学改编为帝国大学不久,构成讲座制核心力量的73位教授中,原东京大学四个学部毕业生为49人,其他国内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为15人,国外大学毕业生只有9人。”[7]随着后来6所帝国大学的增建,这种倾向变得更加稳固。1962年新堀通也进行的全国大学教师毕业学校调查表明,当时有55%的大学教师毕业于原帝国大学系统。[8]直到30年之后的1992年,美国卡耐基基金会的相关调查仍然显示,日本大学教师中有93.5%在本国取得最终学位。[9]为在国内培养优秀的大学教师,国家不遗余力地给大学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一方面,这种做法当然有利于日本迅速建立本国的大学教师队伍,自主形成国内的学术研究体系;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在日本大学中造成了学阀林立、近亲繁殖等根深蒂固的症结。这种局面,显然不是几次评聘改革就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