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92年5月江苏6所省属院校合并成立扬州大学为标志,我国新一轮的以“共建、合作、划转、协作”为主要精神的院校调整至今已经10年有余。这次较大规模的院校调整,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在我国形成了众多的多校区大学。10多年来,合并后的多校区大学经历了合并融合的磨难与震荡,有成功也有失败。自此至今,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一直是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关注的焦点,因为他们曾经并可能仍在面对诸多管理困境而煞费脑筋。 一、我国多校区大学的形成及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调整。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全面照搬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将一些综合性大学“分裂”,产生了一大批只服务于特定行业、特定地域的单科性大学,造成了我国大学设置条块分割、专业设置过细、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尤其是不利于培养全面创新型人才的局面。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积极适应了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开始了新一轮的院校调整。新一轮的院校调整,“到2000年,31个省、市、自治区和60个部委参加,涉及到900所院校,其中387所院校经过合并调整为212所大学,其中绝大多数是校区地理位置分散的多校区大学。”[1] 从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国际比较来看,多校区大学主要有四种形成方式[2]:一为“自我扩张型”,由于一个校区的发展空间受限而增设为多校区;二为“合并重构型”,由于学科综合、资源配置的需要而合并几所独立学校形成多校区;三为“公立系统型”,是美国所特有的、地方政府所属的公立高等院校系统下的多校园;四为“附属学院型”,是英国、印度所特有的多所学院附属于一所大学的多校园。根据我国新一轮院校调整的特点,多校区大学主要集中在“合并重构型”。本文所研究的正是由几所原来相互独立的院校由于学科重组、资源配置的需要,通过合并而形成的在地理位置上表现为具有多个校区的新大学组织。 多校区大学的形成,使新大学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既有新的大学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更表现为新大学组织内部的许多方面,如学科、人员、结构、资源等由于原学校的消失而发生的变化。陈运超教授认为,多校区大学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特点[3],即“散、全、杂、大”,也就是校区分散,学科齐全,情况复杂,规模巨大。笔者认为,对多校区大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在认识其形成和表现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深入分析这一重大变革给新大学组织带来的管理困境和管理挑战,进而结合10多年来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分析应对变革的管理策略。多校区大学及其管理在我国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外的多校区大学因其不同的性质使我们能够借鉴的不多,因此,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为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二、多校区大学的管理困境与应对策略 面对多校区大学形成后的特点,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运作和管理,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以保证这种运作和管理是有效的。管理困境则是多校区大学在其形成之初和运行过程中新大学目标设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领导及控制等各个管理职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各种管理难题,它们将直接影响到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困境之一:目标定位差异 应对策略:目标认同,战略调整 多校区大学的形成意味着具有不同目标定位的几所大学组建为一所新大学。新大学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但原来各自学校的目标定位差异使领导者必须重新审视大学的存在使命和新的一致的目标定位。这是办好多校区大学的基本前提。各校区的师生对原校区的目标定位都有着强烈的认同心理,这是形成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层次相对差异较大的情况,如重点大学与非重点本科院校、专科院校、成人高校进行的合并,新的多校区大学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面临着整体办学水平比原来单了重点大学水平相对下降的现实,形成规模与办学目标的冲突。”[4]因此;多校区大学形成之后,各校区目标定位差异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非但起不到形成新大学凝聚力的效果,反而会强化原各校区师生的目标认同心理,更不会形成新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一致的奋斗目标,这对初建时期的新大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多校区大学的形成,使其在内外环境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大学只有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才能为实现新大学的使命创造条件。多校区大学应该对各校区原来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进行创造性的调整与变革,在认真调查、研究原各校区办学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大学目标和战略。新的目标与战略应该是融合了各校区的特色和优势,并且能够形成新的特色,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激励效果,从而用一个新的共同的大学愿景来统一、凝聚多校区大学全体师生的思想、意志和行为。 1994年5月,上海市属的四所高校合并组建了新上海大学。组建后新的学校领导班子首先就在全校四个校区开展了新大学目标定位的大讨论。新上海大学围绕“地方高校必须融入社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使命,在组建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拆除四堵墙”(即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学院和各专业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的办学方向。在新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上形成了新共识:作为地方高校,上海大学的发展必须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相匹配,要为上海市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质量人才,要研究上海市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确立了“立足上海、依托上海、服务上海、辐射长江三角洲”这一新上海大学的办学宗旨,使原来四所高校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校制定出理性的、符合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