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讨论 近年来,关于大学理念的讨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特别是高等学校领导人的热门话题。这场讨论涉及高等学校的使命、任务、职能和功用,办学的指导思想、宗旨、目标和特色,学校的治理、经管、运行和社会关系,大学的文化、精神和风格,以及教育的本质、培养规格和人的发展等问题。这场讨论的正确开展,所确立的大学理念得以真正贯彻,必将使中国高等教育呈现新面貌,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为卓越的作用。 在这场讨论中,许多作者从古今中外关于高等教育和大学的经典论述及经验中吸取营养,大量引用了从纽曼、洪堡到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家的言论,引用了从牛津、哈佛到北大、清华的办学经验。这对厘清大学的本质特征、基本作用、主要目标和办学方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场大讨论的许多参与者是一批正在积极争取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和领导人。这些问题的厘清对他们更具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涉及研究型大学的根基。所以,这是一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讨论。 但是,中国高等教育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由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组成,其中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大学和专科(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大背景下,其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多样化为前提。这样,大学理念显然也不应当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多样化的。 同时,我们看到,大学理念也是与时俱进的。事实上,20世纪初期,欧洲一些经典的大学理念传到美国以后,就有了新的发展。一些学校根据实用主义想法,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特点出发,进行了修改、补充,这样就形成了一批新的各具不同特色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所以,即使同是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也不完全一致。今天,我们处在与以往有巨大差别的新时代,需要根据新形势和中国国情对办学理念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使之具有时代特色与多样化的内容,否则,中国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呈现“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 二、高等学校办学理念的共同基础与差别 大学在构建自己办学理念时应有共同基础。这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中找到依据。这里主要有这样几条:“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第三十一条)。 从总体上说,上面提到的大学理念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是大体一致的。因此,这些理念应当成为所有中国高等学校的共同准绳。但是,在具体贯彻的分寸和程度上,不同高等学校的差别是很大的。这里,学校的定位起着关键作用。在很多理念的实施上,两类不同大学的区分是非常显著的。例如,同样是对学术水准的追求,研究型大学强调“高深学问”,要求作出重大的原创性科学成果,而对于大众型的高等学校,他们更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在应用中作出创造性的成绩。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尤其是创造力,这对所有高等学校都是共同的。但是,这里区别也是明显的:精英型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在社会上做更多研究性、领导性的工作,对他们更强调文化基础的宽厚,而不太讲究他们在毕业以后是否能马上适应各种具体工作,因此通识课程占据了他们大学生活很大部分的时间;而对大众型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要能够立即投入各种实际工作,从这里表现他们的快速适应能力,因此他们接受通识教育的分量相对要少得多。 经典大学理念表面上的共性成分中还包含着一些按现代中国大学教育工作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不同观念。如纽曼认为,大学传授的主要是“文理学科方面的知识”,而“实用的知识”是不足称道的。弗莱克斯纳在其《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里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把职业培训完全排斥在大学之外。这种观点对我国大学的发展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蔡元培就是根据这种“学”、“术”区分的观点,明确提出:“治学者可谓‘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1917年,他任北大校长后,就把工科并入北洋大学,停办商科,还准备把法科独立出去(后未实现)。长期执掌清华校政的梅贻琦就比较缓和,但在用现代意义精辟阐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理念时,也认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造就通才虽为大学应有之任务,而造就专才则固别有机构在”,从而把职业培训排除在大学门外。这些把“学”与“术”截然分开的观点显然和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的交叉综合,强调基础与应用渗透结合的时代趋势相违背,和现在通行的观点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在继承经典大学理念的时候,还应当看到一些内涵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可见,把经典的大学理念一成不变地沿用是不恰当的。 三、时代性、前瞻性、现实性、独特性 从上述的例证我们看到,大学理念是发展的。高等教育既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又为之服务,就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我认为。构建新的大学理念,制定学校发展方略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实际”,要体现时代性、前瞻性、现实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