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96(2004)02-0109-02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要求 科学的发展观,是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根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1]。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科学的发展观是和谐的发展观,统一的发展观,平衡的发展观,系统的发展观,文明的发展观。其根本的宗旨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核心地位,尊重人的主权,尊重人的需求,尊重人的完美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1]。但“发展”的含义决不是拘泥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将统领一切领域,包括各项工作。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作为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人才的重任,在新的形势下,能不能坚持与时俱进,能不能开展工作创新,能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把握学生工作的内在规律性,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新的战略发展和挑战机遇期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新制度,新程序,新方法是唯一选择。 二、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高校学生工作,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把生活在学校中的群体进行划分,则构成该群体的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从这个角度看,学校工作应该由学生工作和教师工作两部分构成。当然,教师工作又可细分为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等。众所周知,办学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其对象就是学生,因此学校工作都要围绕学生来开展。一个学校,没有学生,就不需要教师;没有学生和教师,就不需要干部和职工。职工、干部和教师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因此,学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生命线,是一项专业化的管理事业,应该和教学、科研并重,共同围绕学生这个“根本”,合作、协调,共同发展[2]。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一直得不到人们的充分理解和重视,片面认为学生工作“一看就知、一学就懂、一做就会”,是一项可有可无的琐碎职业,根本不具备理论的系统性和专业的科学性,致使我们的学生工作遭受不应有的歧视和冷落,学生工作本身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缺乏针对性和规律性,对学校发展上贡献率偏低,走进了一个“误区”[3]。对此,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学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学生工作新理念,这是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关键之所在。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学生工作,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学生工作使命观。学生工作的使命在于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一使命,要求我们的广大学生工作者必须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和教育学生文理渗透、多科并举、协调发展;既注重思想的磨砺、升华,又强调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又教会学生学会自尊和尊他,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既教育学生积极探究自身价值,学会选择和挑战,又要客观评价自己、社会和他人,增强和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力;要求学生既要有完善的人格、健全的体魄,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情感控制力。学生工作的使命观还要求学生工作要积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要维护学校稳定大局,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撑的平台,维护学生权益,保障学生生命财产的安全,让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4]。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学生工作,要求我们树立学生发展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在校是“准社会人”,毕业是完全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成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长期以来,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学生是“管”与“教”的对象,教师永远是管理者,永远比学生高明,学生工作就是“防御式”的纯管理工作。其结果造成了我们的教学是“填鸭式”、“灌输式”教学,管理则是“推打式”、“强制式”的防御型管理,根本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2]。树立学生发展观要求我们把学生在校的成长阶段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学生在该系统中是一个自主的人,他与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多重联系,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环境的发展而发展,逐步实现与周围环境的适应、协调和平衡。对此,学生工作必须实现由“防御型”向“发展型”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认真研究学生发展的规律性和科学性,适时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始终让学生在接受先进的教育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吸取先进、健康、向上、科学的滋补养分。要善待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始终把学生看着自己的朋友、亲人,以平等、信任、友爱、宽容和柔情与学生对话,沟通心灵,用“学生”的心和眼去体验和看待所发生的一切,不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他们在开放、发展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