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4)04-0044-03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价值观的演变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或行为的是非、对错、善恶、正负等的价值判断及价值大小的衡量。不同时代、不同角度、不同主体对价值有着不同的取向。高等教育管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立的行为取向标准。从整体上分析,人类社会中高等教育管理价值观是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观差异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规范性等特性的一种观念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建国后高等教育管理价值观的变化,这种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和表现形式。 (一)对政治价值的膜拜 这种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建国后到文革结束之前这段时期。一切价值标准泛政治化可视为当时主流的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接管了学校,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了教育权。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一教育文化政策充分体现了当时我国的教育价值观和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走向。1952年以后,国家先后采取了调整高等院校、创办新式学校、制定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但这一切活动都是在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等政治任务的价值引领下展开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以社会为本位,强调其管理的工具取向,特别是政治取向。一切管理符合组织、原则、标准的皆视为是有成效的、有价值的。尽管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有行政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学术管理的价值取向之分,但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背景,高等学校中有作为强大政治力量的党组织的存在,所以还涉及到政治管理的价值取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三种管理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混淆在一起的。建国后也有一段相对分离的时期(这主要体现在建国后前七年),各种管理在价值追求上也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政治管理追求思想统一,对党忠诚;行政管理追求规范、效率,符合原则;在学术管理中追求经济价值和科技文化价值。但自1958年后,高校内部普遍实行了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从当时高校的高级行政人员的任务和权力分配来看,政治管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的价值取向是基本趋同的,或者说是政治管理完全统领了一切,即强调管理的政治价值。到文革时,这种价值导向发展到极致,把对政治价值的追求放到了高校管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把高等教育都视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政治价值成为当时高等教育管理的唯一价值追求。 (二)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和对学术价值的向往 这两种价值观主要体现在文革后至90年代这一时期。1976年之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深入人心,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管理价值观也有了重大变化。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和学术价值的向往这种价值观基本上引领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从管理学、经济学中受到启发和影响,开始由经验管理转向注重效率、追求科学化管理的道路。在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中,追求效率、效用甚至效益等管理界普遍认同的价值原则也逐渐受到青睐,随着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联系的日趋紧密,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并逐渐由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高等教育管理的经济、文化、科技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充分承认和重视。“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确立,充分说明了此时期高等教育管理基本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即追求管理的科学化、高效率、高效益,其基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此时期,许多高等院校都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如升级、合并、调整科系、重新设置专业和课程、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经济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很多人从高等教育身上看到了经济、看到了力量、看到了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一度出现了“泛市场化现象”。此时的政治管理亦与行政管理适度分离,政治管理对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干预也相应减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自主的空间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在高等教育的学术管理方面,受教育价值观和高等教育价值探讨的影响以及国际合作、国际交流的广泛展开和深入发展,也开始逐渐把管理的学术价值纳入重要方略,并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价值的重要指标和评价标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追求学术地位、社会声望,强调学术价值开始升温,许多综合性大学、重点大学表现得较为明显。 (三)对主体价值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随着哲学界主客体问题的讨论、人学研究的展开和深入,以及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学术意识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也开始关注作为主体“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的凸显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议题,这里的主体主要是指高校中的教师和学生。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开始明确强调,无论何种管理都应被视为实现人性的方法及工具,必须接受人性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引。(注:冯军.管理价值选择的伦理意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6.)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价值观的主体是富有精神追求的人,这种价值观的实现形式应是一种尊重人类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占有、压抑、侵犯和利用人类,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需要倡导一种“人性之爱”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和管理者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注,才能有足够的“教育力”去完成教育的终极使命——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但从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来说,注重人的主体性、体现“目的人”的价值观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这种关注大多是理论层面的,它仅仅是作为一种理论追求来思考和呼吁的,要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价值观的主流和导向,在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运作中都尚需时日,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