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4)05-0008-04 一、课程综合化内涵及必然性 课程综合化(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20世纪30~40年代以来,欧美高等教育领域在现代高等教育观、科学发展观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潮流。课程综合化思想的产生是以“通才教育”(general education)作为其理论支柱的,并且它是“通才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实质就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构成课程体系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课程综合化涉及到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是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三是学科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1]具体来说,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课程综合化是学科分化与综合化的辩证统一。综合化并不完全排斥学科特性或专业特性,相反地,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突出了学生走向社会将要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复杂性、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2)课程综合化不仅是课程结构的综合,也是课程内容的综合;不仅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也是其思维结构、价值结构的综合。[2](3)课程综合化既包括显性课程之间的综合,也包括显性与隐性以及隐性课程之间的综合,是一个显性与隐性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4)由于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不断进行,社会与学习者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课程综合化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协调平衡的动态过程。 课程综合化作为一种课程变革,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逻辑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课程综合化是顺应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要求。科学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从笼统的综合到纵向的分化,再到整体综合化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在纵向上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又在横向上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出现了许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甚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日益联系为一个整体。高校课程要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促进知识的再生产,自然要着力进行课程综合化的研究实践。其次,课程综合化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复杂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人口、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等。单一的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同与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再次,课程综合化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理工科院校实施课程综合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受文理分家和专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方面的过分专业化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培养的人才素质存在着明显的缺憾,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1)过分侧重科学技术知识教育,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作用;(2)过于强调专业方向的课程系统性,缺乏对知识的整体化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3)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由此可见,理工科院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势在必行,但需要根据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 (一)构建适当的人文课程体系,加强科技与人文的综合 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交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一篇震撼美国教育界的报告——《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对美国人文教育的衰落表示忧虑,认为过去的高等教育使许多学生成为就业的机器,却忽视了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较高的人文修养、个性及独到精神。[3]我国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令人堪忧,已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与人文知识的综合,必须充分发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的作用。 合理开设理工科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的理工科院校都在通过课程综合化改革探索科技与人文综合的途径。近年来,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理工科课程目标都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使理工科学生了解历史和社会,开拓视野,提高适应能力。如美国哈佛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学位计划要求学生学习25%的人文课程。以工科见长的MIT在创办时就以培养能够用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双重思考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目前MIT供本科生必选的文科课程有18类100多门,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专门人文、艺术和社会学等课程,占此课程学士学位课程的20%。[4]在我国一些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比例也较大,如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20余门人文课程。但由于观念上的差异和条件上的限制,我国许多理工科院校在这方面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少高校仅仅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点缀。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把人文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中,究竟设置什么课程或开多少门课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真正达到两者融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