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830.5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2X(2004)04-0014-09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这一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收费也给低收入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带来了困难。 为使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建立了由国家财政部贴息,不用经济担保,由商业银行操作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充分反映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政策倾斜,它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无数贫困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田,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以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大学梦。 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统包统分政策,大学生上学所需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毕业后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这一统包统分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统包统分的旧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国家对普通高校进行了收费制度的改革:1989年先在一些高校试点;1994年在37所高校中扩大试行;1997年完善调整后在全国高校统一实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由于这一机制的建立,目前全国高校每年在此方面的收入超过200亿元,不仅调整了高等教育投入的格局,弥补了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而且使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收取学费已经得到社会公众的基本认同。虽然目前普通高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只占其培养成本的一小部分,主要还是依靠国家投入和学校自筹,但随着高校学费的逐年上升,学费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开始实行并轨收费制度的1997年,学费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77.51%,1999年达到了125.27%,2001年更是高达164.59%。(见表1) 表1 学费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学费占a的学费占b的 年份 学费 收入(a) 纯收入(b) 比重(%) 比重(%) 1997 1620 5160.3 2090.1 31.3977.51 1998 1974 5425.1 2162.0 36.3891.30 1999 2769 5854.0 2210.3 47.30 125.27 2000 3550 6280.0 2253.4 56.53 157.54 2001 3895 6859.6 2366.4 56.78 164.59 数据来源:1997-200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当然,高等教育增加成本分担是全球大学的变革趋势,而并非只有我国如此。但高等教育增加成本分担可能会不利于低收入家庭学生,尤其是农村家庭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因此,国家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向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最有效和最公平的财政资助,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 那么,财政资助能否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呢?曼斯基和怀斯(Manski和Wise)采用1972年的相关调查数据,利用逻辑回归模型估计了学费和学生资助对受教育者高等教育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学费和学生资助是影响学生入学率的重要因素。曼斯基和怀斯还计算了不同收入阶层学生的入学率。结果表明,没有获得佩尔助学金的低收入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学生的入学率比获得佩尔助学金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学生的入学率分别低17.5%和5%。高收入阶层学生的入学率则保持不变。进一步计算还表明,如果没有佩尔助学金,低收入群体学生中41%的佩尔助学金获得者将放弃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中等收入群体学生中这一比例为17%,高收入群体学生中这一比例为6%。因此,曼斯基和怀斯认为,佩尔助学金对高等教育入学率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低收入阶层的高中毕业生非常有帮助。[1](p.84)今天,尽管关于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究竟多大的争议有不少,但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在实施成本补偿的同时,普遍建立了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和学生贷款等多项学生资助种类在内的较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并通过这一学生资助体系缓和因收学费而可能带来的受教育机会不公平的问题。 表2 学费降低100美元或学生资助增加100美元时,不同收入群体的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增加的百分比(1982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