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模型 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具有社会利益,为了保持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和维护教育公平,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绝大多数都采用非营利组织的形式。与营利性的企业相比,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高等学校具有一些不同的经济特征,如收入以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为主,销售收入(如学费)为辅;只有出资人,没有所有者,不对出资人进行剩余分配;以教育目标而不是经济效率作为评价标准,且评价缺乏客观的计量手段。(注: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0.) 高等学校的经济特征影响其成本行为。研究表明,高等学校成本有几个突出的特征:(1)从长期看,高等学校成本是递增的。其原因有二;技术上,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注:丁小浩.中国高等学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机制上,高等学校没有利润考核,预算最大化是其重要目标,预算最大化往往意味着成本最大化。(2)短期内,高等学校的成本是其收入的函数,即高等学校是以收定支的,成本主要受预算的约束。“一个以预算为收入基础的机构的重要性基本上是以它的预算的大小和人员的多少来衡量的。因此,以较小的预算和较少的人员而获得的成果就不算是成绩……如果不把预算花光,那就只是向制定预算的人——不论是立法机构还是一个公司的预算委员会——表明,可以放心地削减下一个会计期间的预算。”(注:彼德·F·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85.)(3)高等学校存在规模效益,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会下降。(注:丁小浩.中国高等学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在固定资产购置支出等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用一个模型来描述高等学校的生均成本:
这个模型表明,在一个特定年份,高等学校的生均成本是由各项收入和在校生人数决定的;从动态看,当收入的增加快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时,生均成本将提高,反之,生均成本将下降。 下面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下文简称为高等学校)成本变动的数据来验证上述模型。 二、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成本的变动情况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我们利用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来考察我国高等学校生均运行成本的变动情况。高等学校经费数据主要来自教育部门出版的以下统计资料:《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8》、《中国教育经费基本数据分析》(1978-1990)、《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1989-1996)、《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2003)。学生人数主要来自历年的《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改革开放前的经费数据不足,我们只获得了1952年和1965年两年的数据,另外还缺失1979年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数据。 我国的教育经费统计资料都是用当年价格公布的,由于物价变动,在进行历史比较时不宜用当年价格,我们采用1978年价格作为不变价格对各年的教育经费数据进行了调整。由于高等学校一般在城市,生产要素消耗包括商品和服务,所以我们用城市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1978年前的两个年份因为没有消费价格指数,只好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调整。 高等学校总成本由两部分组成:资本成本和运行成本,前者主要是固定资产折旧,后者主要是非固定资产消耗,如工资、水电气、教学耗材等学校日常支出。由于我国还没有固定资产折旧数据,缺少总成本数据,而运行成本占到总成本的90%以上,(注:崔邦焱.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论文.2003.71)所以我们通过分析生均成本的变动来反映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成本的变动趋势。在我国的教育经费统计中,运行成本大体相当于教育事业支出,因此本文的生均运行成本就是生均教育事业支出。 在分析成本构成时,我们从补偿(收入)与使用两个维度考察。生均事业支出中比较完整的补偿数据只有生均财政预算内拨款,生均捐赠、生均创收和生均学费支出的数据不能分别得到,我们只好将所有的非财政预算支出合并成一项,称为生均预算外收入。由于缺失统计数据,加之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之前我国高校预算外收入很少,所以预算外支出数据从1986年开始计入。成本使用的构成主要考查人员成本与公用成本。 统计资料上缺失1989年的预算外收入数据,我们用1988年和1990年的平均数替代。分析所用的经费数据基本上是支出数,虽然每年支出数与收入数差距不大,但为了保持分析的一致性,对只有预算外收入的个别年份,我们用相邻年份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来计算该年的预算外支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