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因人类社会的需求而产生,随着人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发展。高考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出于社会发展、教育变革以及高考自身完善的需要。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高考改革的外在动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已成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直接需求。同时,高考的内容与科目、方法与形式、命题与评分、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是引发高考制度改革的内在原因。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在理论上,“三个有助于”是高考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但在实践中,高考改革要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情社会的特点。高考改革既是一种理想的实现,更是一种对现实的尊重。 一、高考功能:由选拔性走向适应性 选拔性考试是指根据社会和高校发展的需要从考生群体中选出符合其标准的人才,而把不符合其标准的考生排除在外的考试,其选才标准具有同一性特征,即对同一考生群体实行相同的评价标准体系,选拔的原则是“择优录取”。适应性原指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高考的适应性是指高考因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变革而改变其考试功能与特性的能力。适应性考试的选才标准具有多元性特征,即对同一考生群体按照类别实行多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其选拔的原则是“适才录取”。 选拔性是高考在精英教育阶段的主要特征。高考是调节社会巨大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有限性矛盾的“阀门”。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只有少数精英通过考试获得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权利,高考成为为高校选拔少数优质新生的工具,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选拔性考试最大的特点是考试竞争的残酷性。现有高考的主要缺陷表现为按学术性智力标准从五六百万的学子中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这种选拔方式忽略了不同高校类型的特点和不同考生的智力与个性发展特征,其选才标准的单一化造成一定程度的漏才现象和人才培养的浪费。 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类型、规模、学术标准、入学考试等方面已发生一系列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导致高考功能发生相应变化。现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精英教育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在新生选拔中注重其是否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大众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在新生的选拔时更看重考生是否具有相应的个人兴趣和技能特长,而不是学术潜质。这就要求作为为大学选拔新生的高考必须适应高校的分类与分层的需要。因此,高考由选拔性考试走向适应性考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由于高考是一种相对常模参照考试,选拔性始终是高考的一个特征。当选拔性高考竞争的重心由入学机会上移至名校名专业时,具有更广泛内涵的适应性代替选拔性成为高考的主要功能,“准确地说,选拔性考试功能将融入适应性功能而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 在理论上,高考的适应性目标应该是:用适当的考试方法,选择智能与个性适度发展的考生,进入具有不同特色类型的适切校系,最终达成考生和高校的适性发展。从高考服务的对象出发,高考的适应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适应考生的发展需要。高考的内容和方法要充分反映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特点,采取多种渠道全面检测考生的德、能、才、学、识、体的发展情况。高考的形式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考试结果能体现考生真实水平和素质发展的情况。二是适应高校的选才需求。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发展各自的办学特色,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化的体系。高考要适应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根据研究型、教学科研型和职业技能型高校对人才规格要求的不同来设计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为不同特色的院系选择智能与个性适度发展的考生,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三是适应中学的育才需要。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和情感体验的增加。而作为中学教育“指挥棒”的高考明显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对中学教育教学积极的导向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反而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因此,高考的改革要适应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高考对考生、高校以及中学教育的适应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体现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育才与选才的统一。 二、高考内容:由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适度体现素质立意 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2]。素质是指人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知识是能力和素质形成的基础,知识越多越有利于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一定的能力是知识掌握和更新的前提,能力制约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深度。知识和能力通过内化升华为素质,而高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发挥作用。 传统高考是受知识本位价值观的指导,重知识轻能力,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掌握技艺的准确与熟练等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考试内容照搬书本知识,题型以客观题为主,笔试起决定作用。高考的知识立意对中学教学而言,偏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对高校而言,强化其统一按学术性标准培养学生,忽略各自的办学层次与类型;对考生而言,造成勤学、苦学和读死书的情况,不利于考生高级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因此知识本位的高考立意逐渐被更高形态的能力立意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