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4)02-0011-05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6%。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为50%,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关注和思考。那么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究竟应该是多大?这一问题在理论上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在实际中,各国情况也各不相同。本文拟采用最新的相关数据、用计量回归方法、用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规模的指标再次进行国际比较,从而可以估计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数量上的差距。 一、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 1、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经济决定因素 要进行高等教育规模的国际比较,首先要选定衡量高等教育规模的指标。李文利、闵维方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成人人口的预期平均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指标,以此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规模水平与潜在规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1]但是,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波动比较大,成人人口的预期平均受教育程度又不能直接反映高等教育规模,因此本文采用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这一指标进行国际比较。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与以下两方面因素密切相关。首先,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一方面,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用人均国民收入总值(GNIPC)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越高,就越有经济实力投资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就越大。因此,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普遍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美国,其1999年高等教育人口比重高达35%;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斯里兰卡,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比重只有2%。 其次,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还与产业结构有关。如果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中土地资源相对充裕,并且该国以第一产业为主发展经济,那么对生产技术的要求相对而言可以不高,因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相对就不大,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也就不高(但人均国民收入总值未必就不高)。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相对稀缺,而资本和劳动力相对充裕,那么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该国的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就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在当今世界,工业产品的制造需要高新技术,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远远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科技、教育等行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第一产业要高得多。 2、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计量经济分析 使用计量经济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可以给出对应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可供国际比较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以消除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不可比性。本文选择人均国民收入总值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以25-64岁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作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指标,对1999年一些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进行比较研究。以HEDU表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GNIPC表示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单位是千美元)、以
和
分别表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建立如下的计量回归模型:
样本数据中,各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数据来自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Zducation at a Glance》;中国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数据来自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各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指数》。由于数据的限制,样本中只包含了42个主要国家。[2]采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计量回归检验,结果如下(其中n为样本容量,sigF表示方程的总体显著性水平,adj.
表示拟合优度,*、**、***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1%。):
由于人均国民收入总值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在回归过程中本文还进行了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在回归结果中,四个解释变量(包括截距项)的方差膨胀因子(VIF)都小于10,表明四个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另外,从条件数(Condition Index)看,人均国民收入总值(GNIPC)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也不存在相关关系(严格地表述应该是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可以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