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04)01-0049-04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过去,众多的高校改革措施是将着力点放在教育体制层面,而没有深入到课堂层面的教与学。要使我们在现代社会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识现存大学课堂的疾病,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实现课堂教学的革命。 一、教学目标系统的缺失 1.忽视价值引导,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难以形成。 教学是投射着、蕴涵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如今人类面临着种种困境,置身于开放的世界体系中的中国社会中原来以历史形态依次更替的不同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念共时性地存在着。这些不同文明时代的基本文化精神在历史演进中都表现出某些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又都展示出内在的某种缺陷和弊端,表现出价值观念上的巨大冲突。这一现象必然反映在我们的教育中,反映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对学生个体内心世界价值冲突的关注,即是与对个体成长的关注相联系的。科尔伯格在《发展的教育的目的》一文中指出“道德的发展源自社会冲突情景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道德既非给定的文化价值的内化,也非自然本能和情感的展开。”[1]他认为,有争议的价值问题必须由学生在课堂上处理,这些问题因其不确定性可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但是在我们的大学课堂教学中,由于许多教师缺乏对人类历史发展轨迹深切的了悟,缺乏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高屋建瓴的洞察,缺乏对“一般的人性”和“变化了的人性”精致细密的体认以及缺乏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在教学中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价值冲突的社会意义,科学地对待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价值冲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使学生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无法解决,主体性道德人格难以生成。 2.忽视人文关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教育要尽可能既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安宁、和谐和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课堂人文关怀重点在于更多地帮助人们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满意和愉快、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大学阶段对青年人来讲,是一个非常特殊而敏感的阶段。他们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心理上的优越感、自豪感很明显,欲求也多。然而入学后,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无所适从,教学方法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心里充满了失落、自卑和压抑,因此也容易受挫折,出现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华西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研究室对6所大学的66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神经症139名,占被调查人数的2.09%。神经症各亚型的比例分别为:抑郁性神经症44.6%,神经衰弱41.0%,焦虑症7.1%,强迫症5%,恐怖症为1.4%,其他0.9%。[2]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透露的数据还显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另据一项权威调查,各高校大学生休退学因素中,心理因素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90%以上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心理上的困惑。[3]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忽视“发展性学力”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创构能力弱化。 近年来,国际教育界普遍抛弃注重文凭“学历”的陋习,转向注重真正的“学力”(Academic Achievement)。而又把“学力”分为“基础学力”和“发展性学力”。所谓“基础学力”是指学力的基础部分,他是以记忆、再现为中心的部分。而所谓“发展性学力”则是以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有个性的“思考力”为轴心的,也可以称之为“创造性学力”[4]。相对而言,“发展性学力”较“基础学力”更多地愈益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对付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5]然而,在我们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创构能力的培养不足。所谓创构,就是在超越理解,调动解构思维的基础上,寻求对意义的建构,并达到这三个层面的互动和逐层升华,创构具有不断生存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善追寻“事实”、反思“现状”、质疑“真理”、挑战“权威”,而是承认“事实”、赞美“现状”、接受“真理”、维护“权威”。这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批判意欲和创构激情,有时甚至会导致学生陷入自我阻抑、自我剥夺的状态,谈不上对知识传承的创新。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超越性常常被遮蔽了起来、隐匿了起来,处于一种“不表达”或“表达不良”的状态。 二、“教学场”离衡 教学均衡与离衡是教学所表现出来的两种状态。教学均衡是教学场能量运作呈现低能耗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教学将显示出协调性与高效性。相反,教学场失衡是教学能高消耗的状态,教学显示出失调性与低效性。 1.教学需要定位失当,学习行为大多数是迫于压力和无奈。 教学需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化理解会导致教学行为的不切实际。我国大学课堂主流教学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普遍以实利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从事教学,将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纯粹视为“就业准备的过程”。这种摆脱不了经济学视野的教学理念,使他们普遍染上了实用惟学、急功近利的通病,即他们都是为了学生未来的需要而唯独不关心学生现在的需要。教师总是从学生的“应然”(即根据成人世界的价值判断)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实然”的需要出发。大学课堂教学的意蕴几乎演变为一种“授人谋生技艺的作坊”。事实上,学生在掌握优秀文化的同时,他们更应获得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润泽、精神的熏陶和人性的升华。如果学生只扮演着满足成人世界需要的工具的角色时,他们参与教学的主体性就弱,在教学中体会不到一种乐趣,其学习行为的产生大多数都是迫于压力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