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楼房、设施、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等。”[1]若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分,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一般来说,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是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所以,本文的探讨也是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仅限于人才生成系统的输入—过程—输出这一流程的内部,并不包括毕业生离校之后。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发生在毕业生离校后的工作实践中,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通过其毕业生在社会工作中的表现反映出来的。这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检验的滞后性和质量保障的封闭性就给高校留下了空隙,使得高校不用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担负责任,因此,高校也就缺乏进行质量保障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处于卖方市场和高等教育教育市场上的信息流通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建立促使高校进行质量保障的硬性约束机制,给高校以切实的压力和动力,使高校能够真正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工作,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进行质量保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郭荣祥先生在《厘清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认识上的几个误区》(《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了高校要为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的观点,读后颇受启发。本文即是借鉴这一提法,针对上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保障方式的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也需要相应的转变。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单一的学术标准,是一种学术性质量观。“它具有内适性,强调的是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自我完善程度的要求,反映的是以学术和教师为导向。”[2]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毕业生所拥的的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 到了大众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呈现出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分别具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它们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但多种质量标准却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强调高等教育的适应性。“高等教育质量体现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程度、满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程度上,因此,社会需要及其得到满足的程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检验的标准,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3]“相对于‘孤芳自赏’的精英质量意识而言,大众化质量评价取向更注重的是社会世俗评价。在它看来,只有尽可能适应社会并满足其需要,才能显示高等教育的价值。”[4],因此,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为高校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的适应性,只有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才能称得上是高质量的教育。否则“高等学校培养的人即使学富五车,相当‘合格’,但不合用,不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则这样的学校就谈不上是高质量”。[5] 质量观不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方式自然也应随之改变。陈廷柱认为:“高等教育质量调控方式可以归结为政府主导型、市场协调型和自我约束型三种基本形式,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综合运用这三种形式以确保本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但具体到不同的国家和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观调控形式又是有区别的。”[6]从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来看,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建立在院校自我约束的基础之上,那时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是质量的体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主要是由高校自己制定的”,其质量“更多靠高等学校自身来保证”。[7]当然,不同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导方式并不一样,如法国早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就主要表现为外部控制(主要是教会和政府控制),[8]但总体上以院校自律为主。 到了大众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对政府与社会发展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高等教育逐渐从昔日的社会边缘逐渐走入社会中心,政府和社会不可避免地对高等教育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控制,高校再也不可能是过去那种单纯的学术“象牙塔”角色,而要担负起社会发展“动力站”的新使命。这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也就更多地具有了社会需求的成分,政府和社会不仅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主要制定者,而且直接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并日益起主导作用。所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式更多地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市场协调。而政府为了避免直接管理所造成的体制僵化、缺乏活力等弊端,往往只是起到一种宏观调控,更多地是依靠市场调节下的竞争机制,近几年西欧高等教育改革就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趋势。所以,市场竞争机制日益成为大众高等教育时代主要的质量保障方式。“总的来说,精英高等教育的秩序建立在政府主导或自我约束的基础之上,大众高等教育的秩序则建立在市场协调的基础之上”。[9] 二、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开放性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若从人才培养流程来看,一般包括输入保障体系、过程保障体系和输出保障体系三个部分。其中,辅入保障“主要是将社会宏观质量需求转化成教育目标或具体的质量要求,并根据本校办学实力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和条件保证;过程保障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旨,在教育运行中不断监控教育质量,达到及时纠偏的目的;输出保障是以成果评价为依托,达到输出保障的效果”。[10]这种保障模式并不对毕业生离校后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表现负责,而仅仅局限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系统流程内部,具有相当的封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