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是欧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究其实质,是一种以相互约定的质量标准为准绳,以同行专家评估为手段,以高等学校质量连续性提高为目的,从而获得社会认可和信赖的一种质量保证行为。在实行质量认证的国家和地区,没有获得认证资格的高等学校,就是缺乏质量的代名词。因此,获得质量认证,既是高校声誉的象征,也是高校的隐性资产。 一、拟建质量认证系统: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性选择 1、高等教育质量改善与质量认证。 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改善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相互制约的两大目标。当规模成为发展的优先目标时,质量只能退居为次优先目标,甚至出现牺牲质量追求规模发展的现象。当规模扩大到新一阶段时,高等教育质量才有可能成为优先关注目标。自1993年以来,我国学校在校生规模,由450.6万增加到1512.7,是原规模的335.5%,①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高速增长期。鉴于此,质量问题即将跃居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先目标是有现实基础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存在着诸多问题。从高等教育评估的形式来看,主要是高校教学资格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和评优评估。尽管三种评估形式都从不同侧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改善,但是质量保证的核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评估缺乏有效的动力系统、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二者权力失衡、评估政策研究滞后导致评估标准、方法的科学性不强以及评估手段之间的缺乏协调,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国外高等教育认证的实践和经验,探索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系统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善和提高,而且也会将质量文化逐渐引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变单纯的外力推动性的质量评估,为高等教育界各部门的自觉行为。 2、中国高等教育需要走出国门。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除了自然人流动以外,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我国办学或合作办学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而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走出国门、建立海外高教机构也将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指出,要鼓励国内有实力的高等学校出国举办高等教育事业。但是如何走出去,我们虽有实践,但缺乏经验。从现实来看,中医药专业和汉语水平考试(HSK)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反思一下,我们所取得的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专业特色,二是质量标准。前者是特色专业优势,后者是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我国的特色专业,诸如汉语言教学、中医药学、藏医药学和蒙医药学等,虽然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市场,但专业范围仍相当有限。如果不能在较多学科专业达到较高水平,中国教育走出国门的前景就很难预料。走出国门的制约因素固然很多,但是缺乏系统的、为国内所广泛认可的质量标准,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其次,制度上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为什么一些民办语言培训机构能够将中国的外语培训渗透到西方母语国家之中,难道不值得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反思吗?如果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建立中国独特的较高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系统,无疑将成为我们走出国门的提速器。 3、外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跨国推销。 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最发达的地区有北美和欧洲。当前,欧美两地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呈平行发展相互竞争态势。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运动历史悠久,已形成了自己的特殊规范,认证机构的独立性、认证标准的多元性以及认证机构的相互协调、认证相关研究的水平,都已达到了较高层次。而在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历史虽短,但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例如欧洲大学联盟目前已经拥有成员大学600多所,就拥有的会员数来看,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的某一地区性认证机构的会员数。②欧洲大学联盟所认证的大学主要来自欧洲,但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大学开始加入该联盟,说明该机构已经不是纯粹的欧洲大学之间的质量认证机构,国际性特点逐渐凸显。虽然欧洲大学联盟的质量认证标准与美国高等教育各质量认证机构有所区别,但是在质量认证的基本程序上并无二至,只是更加精细一点而己。质量认证发展的新趋势是外国认证机构渗透于我国的高等学校之中。以国际标准组织为代表的质量认证推进速度最快。目前我国已经有10余所学校通过ISO9000认证,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大连海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走在前面。③在少数学校,质量认证已经渗透到高校的日常质量管理之中。尽管这些认证活动在我国高教界尚未引起足够注意,但其影响不可小视。我们不否认ISO标准认证在高等学校的应用价值,但是高等教育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完全采用商业认证来规范高等学校,是不能解决高等学校质量保证的全部问题的。我们所要看到的是,寻找商业认证机会,根本原因是我国尚未有任何形式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系统,这样便给外国质量认证机构进入我国高校提供了机会。就目前来看,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和欧洲大学联盟,尚未表现出对中国高等学校的兴趣,但是随着我国逐步向国外开放高等教育市场,这些机构是很有可能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大市场的潜在价值。到时候,失去质量标准的我国高等教育,恐怕只能在西方高等教育强国设定的游戏规则之中活动。 4、非学术性组织的评估对高等学校自主权所造成的伤害。 所谓非学术性组织,主要指从事大学排行的各种机构,包括媒体、私营机构和一些准学术性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以每年一度的高等学校排行为手段,渗透于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领域。排行对高校而言是一块不愿理睬但又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些高校领导在排行结果面前战战兢兢。当位次上升时,自然有不必表露的喜悦。当位次下降时,又会变得不知所措。面对困惑,我们要厘清排行机构的目的与大学发展目标的差异。众所周知,排行机构的终极目标是经济利益追求,而大学则是“追求高深学问”的场所。二者在这一点上是无法调和的。但是排行机构也会从信息分享的角度、改善质量的角度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说排行只是高等学校“质量”衡量的一个尺度,那么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则是质量评估的多维度以及寻找更加切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更为专业性的质量评估手段。大学排行还表现出典型的外部倾向性,因为它不提供建设性建议,而且很少关注高等学校内部质量控制系统建设,因此,即便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某种改善,也回避不了给社会所可能带来的误导,甚至给高等学校带来“伤害”,这些都是大学排行所不可避免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系统,核心目标是要追求专业性,特别是追求质量评估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