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4)02-0001-03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与对话。“真正的教育永远是精神的寻求”(注:J.F.Gardner.Education in Search of the Spirit:Essays on American Education[M].New York:Anthroposophy Press,1995:235.),它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并用力将灵魂往上拉,引导灵魂达到高处的真实之境,这种灵魂转向实际上就是人生态度的转向,这种灵魂的牵引实际上就是人生境界的提升。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目的或功用就是提升人的境界。然而,回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从其发生之日起,高等教育就以促进人类理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价值取向,“工具理性”一直主宰并伴随着其整个的发展进程。它使高等教育沦为了“物的生产”的附庸——丧失了其在“人的生产”中精神建构的独立性而日益沉沦甚至面临逐渐步出“教育”的范畴的危机。如何为高等教育寻求摆脱困境的救治之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急迫的现实课题。本文即着眼于对境界教育的认识,并试图据此对其在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现作出理论性的阐释与探讨,以期为当代高等教育寻找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一、人的境界式存在与教育意义的生成 所谓境界,是指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它是一种精神世界,是由精神构筑起来的不同于物质世界的精神空间。 人的精神是生活在自己的境界之中的,境界是人之为人的精神标识。 人的生命过程可以说是主与客、内与外、心与物的交往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剖析成两个层面:客观现实层面与主观心灵层面。也就是说,当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时,人们建立起了一种二分的世界:世俗世界与意义世界。而人的生存有别于并优越于动物的生存之处,根本上在于它赋有意义并追求意义。意义是人的生命机能、生存张力、生活意蕴的自我体验、自我觉解,也是人对自身生活于其中的整个生存世界的“人化”属性的领悟。正如狄尔泰所言,生命的本质是精神活动,“正是借助于体验(他把生命本质的这种“精神活动”称为“体验”(Erleben)——笔者注),我们从自然现象界跨入精神实在领域”。(注:里克曼.狄尔泰选集[M].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211.)人的“本真”生存,就是意义充盈而澄明的生存。我们的心灵常常面临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人是什么?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去向何方?——不解决这些问题,灵魂深处就不能有真正的安宁。可以说人的生命过程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建立精神、修正精神的过程。一个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就是其人生境界,它包含了人的价值信念、情感模式、思维方式、心理反应等所有的精神内容。 雅斯贝尔斯说“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注: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存在之中,而最接近于人的真实就是他的精神境界。换言之,人存在于境界之中,人的存在是境界式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境界,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就有什么样的生命状态。你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某一层次或水平,你就根据你的层次或水平看世界,你看世界的水平或方式会随你的境界的层次或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人所实际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有大小。其境界高者,其所实际享受一部分底世界大。其境界低者。其所实际享受底一部分世界小。”(注:冯友兰.新原人,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555.)“境界决定了人的存在,人生境界乃是人生质量的表征,人的发展正如爱尔维修所说是“精神的不等”。 然而,人的境界并不是先验的,它是由后天获得与提升的。教育作为一种最关乎人自身的事业,为人之境界的获得与提升提供了必要条件、内在动力和基本途径。 具体而言,境界的获得与提升,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靠的是每一个体通过不断的“觉解”。有什么样的觉解,就有什么样的境界。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即人生的意义取决于他对周围环境及其中事物的觉解,觉解愈深,其意义愈大。 恰当的教育能够引导人在黑暗中寻求理想之光。黑格尔说:“精神是足以制裁心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精神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到新生,是由于教育。”(注: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4.)我国教育哲学家李石岑在其所著的《教育哲学》中更明确地指出:“生之无限,这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也是我们不断的欲求。这是第一境界。欲达到生之无限所需的功利现象,是为第二境界。从这种功利现象更进化,把第一第二境界都忘却,使道德宗教等的威严可以独立,如像是先天作用一般,是第三境界。这些道德宗教与第一境界的结合,是为第四境界。而第四境界却又同时为第一境界。由此循环演进,教育功用即存于第二境界至第四境界当中。——我们的生活至此乃日益丰富,教育和人生的关系,至此才明了真切。”(注:李石岑.教育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23~24.) 可见,教育与人的境界的建构不可分离,教育在本质上是要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它是一种精神的播种与生产,或者说教育的目的和功用就是提升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