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68(2004)01-0099-05 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虽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但早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针对当时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了。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对于当前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伴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而发轫,并伴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演进而得以逐步发展。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郭嵩涛、李风苞、黄遵宪、李善兰等官员和学者就介绍过英、德、日等国的高等教育,但这些介绍大多是只言片语或直观感性的描述。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许多学者开始对传统高等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张之洞的《劝学篇》、康有为的《请开学校折》和《大同书》、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以及王国维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都对当时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评论和建议,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设想。这些评论、建议和设想大多是建立在他们对中西高等教育理解的基础上,经过一定思考提出来的,体现了他们对高等教育不同的价值取向,已初步具备高教研究的特点,标志着中国近代高教研究的蹒跚起步。 宣统元年(1909年)创刊于上海的《教育杂志》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教育研究专业刊物之一。该刊创办之初,就很重视对外国大学教育的介绍,刊登过不少这类文章,如《美国大学之特长》、《美国之大学》、《德意志大学之特色》、《法国巴黎大学之模样》等,这些文章对当时人们了解西方高等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总体来看,清末的高教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当时高教研究并未受到关注,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文章寥寥无几,对高等教育的评论和思考也大多散见于论述其他教育的文章之中。其中康有为所著的《大同书》中的《大学院》一章,堪称清末高教研究的代表之作。在该章中,康有为对大同时代大学的各项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分析了大学的含义,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其高等教育思想。 民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掀起,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步开展起来,一些在国外专攻教育的留学生也开始陆续归国,他们带来了国外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信息,大大推动了高教研究的发展。 1919年,《新教育》创刊,由蒋梦麟担任主干(主编)。该刊物设立专门的高等教育编辑组,由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郭秉文等当时高教界知名学者组成,张伯苓其后也加入进来,可谓阵容强大。虽然这些大学者在高教文章的编辑中是否发挥了实质性作用还难以考证,但至少说明高教研究已经开始在学术界得到重视。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大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参加高教组讨论的有蔡元培、蒋梦麟、张伯苓等18人,大会提交的高等教育议案有14件,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多数是针对高校内部的教学和管理所提的具体建议。[1]这可能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随着近代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教研究的成果也日益增多。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抗战前,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谢冰翻译的美国哈佛校长埃里奥特的《大学之行政》(1928年),郑若谷的论文集《明日之大学教育》(1929年)、董任坚的论文集《大学教育论丛》(1932年)、郑若谷翻译的美国教育家威尔铿斯的高等教育专著《大学教育新论》(1932年)、孟宪承的专著《大学教育》(1933年)等。其中孟宪承所著的《大学教育》是民国时期一部重要的高教研究专著。该书由商务印书馆两度出版,对民国时期高教研究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抗战爆发后,高教研究不仅没有中断,而且还不断涌现一批研究成果,其中很多是关于战时高等教育的研究。梁瓯第出版的《战时的大学》(1938年)和《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欧战时的美国的大学》(1940年)都是探讨战时高等教育的专著。王觉源编的《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1941年)和宋如海编写的《抗战中的学生》(1942年)等论文集,分别介绍了抗战时期各大学的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还创办了《高等教育季刊》,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教研究刊物,只可惜仅仅维持了两年就停刊了。 抗战胜利以后,高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战后高等教育的重建方面,并开始关注高等教育制度的研究。胡适的论文《争取学术独立十年计划》(1947年)、许孟瀛的译著《演变中之大学教育》(1945年)、社会大学同学会编写的《社会大学》论文集(1946年)、陶行知的《民族解放大学》论文集、檀仁梅的译著《美国大学课程的改造》(1948年)等都是当时的重要成果。 1949年3月,交通大学教授联谊会成立了高等教育制度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交大、复旦、同济等校的教授组成,是一个以研究高等教育制度为任务的高教研究组织。委员会拟订了研究大纲,计划研究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设校政策、学校行政制度、课程标准、教育方法、留学政策等11个方面的问题[2],并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因为战争等原因,该研究委员会存在时间不长,对当时的高等教育没有产生多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