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遭遇历史上最严峻的形势,其难度之大、牵涉面之广、受各界关注之深,为历史少有。社会学家米尔斯说:“人们一般不是根据历史的变迁与制度的冲突来确定他们所遭受的困扰。”要解决这些社会困扰,“只有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地理解它们。”因此,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之所以难,就应从宏观层面即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对就业影响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中观层面即就业政策制度和求职网络对就业影响的制度性原因,以及微观层面即高校毕业生自身局限对就业影响的个人原因三个层次进行全面论述。 一、宏观层次的原因 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与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之间的不适应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主要表现为两种矛盾:一是社会对劳动力需求速度减缓与社会劳动力增速过快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 1.社会对劳动力需求速度减缓与社会劳动力增速过快之间的矛盾 作为就业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市场,无疑受到所处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由于采取的主要是一种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致使新增的众多企业和经济项目对劳动力的吸纳需求相对下降,造成了“高增长、高投资、低就业”现象。1980-1989年、1991-1995年和1996-200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12.0%和8.3%,就业增长率分别为3.0%、1.2%和0.9%,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分别为0.332、0.1和0.1,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此趋势至今尚未逆转,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不断相对下降。 与此同时,社会所需就业的劳动力却迅速增加。一是数量庞大的社会新增劳动力,今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二是需再次就业的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加,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5万人,总计达115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的精简人员,由于素质较高、社会关系较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最具与高校毕业生相抗争的实力,从高校毕业生手中又夺去了相当数量的岗位。由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三峰叠加”,今年我国劳动力年度供大于求的余员达1400万至1500万人。因此,高校毕业生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市场条件下,肯定会遇到重重困难和障碍。 2.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劳动力供需大体平衡的条件下,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社会对其知识层次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则高校毕业生理应适销对路,为社会各相应岗位所欢迎,“待业”情况就应是个别现象。但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要在许多方面不相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来进行调适,没有找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的结合点,导致了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矛盾。 矛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人才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即“有事没人做”。在全国7000万名技术工人中,中、高级工所占比例仅为40%,与发达国家85%的比例相距甚远,造成我国各行业高级技工非常短缺的局面,仅软件行业就缺42万。另据南京市人事局今年8月统计,南京全市工科类毕业生需求约为1.3万,但只有5900多人签约,尚缺7000人。此种现象并非南京独有,全国亦然。二是社会的有限需求与高校的过多供给之间的矛盾,即“有人没事做”。这部分未就业的毕业生是因为与其类似的专业人才一般已经趋近或达到饱和程度。教育部有关数据表明,近期在高校中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在2002年全面下降,其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59.7%,比前年下降了21.6个百分点。从每年高考前各高校所公布的“热门专业”与人事部对人才市场的预测经常有很大出入的事例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围绕市场办”虽然已经提倡多年,但高校的专业设置未能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导致销路不畅,“滞货”较多。 二、中观层次的原因 就业政策及求职网络等社会制度性不足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中观原因。就目前来看,就业歧视和求职过程中就业渠道不畅、就业网络不健全,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制度性原因。 1.求职过程要求公正与现实存在的就业歧视之间的矛盾 高校毕业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在所有社会阶层中所占用的教育公共资源最多,只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他们所积聚的高人力资本。要达此目的,必须以就业过程中的全面公正为前提。其中最为基础的有三类:一是要保证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就应对本地外地毕业生一视同仁,排除户口歧视;二是要保证衡量人的素质以其能力和人力资本含量为标准,摒弃简单地以学历为划分标准的学历歧视;三是要对人才评价上充分贯彻男女平等观念,杜绝性别歧视。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等等就业歧视已经司空见惯,今年,甚至出现了更为离奇的血型歧视、姓氏歧视、籍贯歧视等,如“聘销售经理要O型或B型血”、“姓‘裴’不吉利、姓‘贾’有损公司信誉”、“河南人免谈”等荒唐条件。由于就业歧视,毕业生失去了相当多的机会,甚至连面试机会亦被剥夺。据中国社会调查所今年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地对2000位公众进行的调查表明,71%的被访者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户籍歧视,其中52%的女生感受到的性别歧视也明显高于男生。今年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而表明学历歧视也普遍存在。各种就业歧视的存在,导致了相当数量的专科生和女生未能走上岗位,造成就业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