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状况及特点 1.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准备阶段(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二战后期) 城市学院的发展,城市大学的建立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展是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要准备。在这一阶段,大学类型以及培养目标有了很大的改变。1836年成立的伦敦大学,1851年成立的第一所城市学院,1873年开展的大学推广运动(the University Extension Movement)为原本单一的英国大学注入了新鲜活力。这些新大学类型使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在这一阶段大学的数量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都有了明显的增长。1900年,英国大学人数为2万人,到1938年达到5万人。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无论是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还是大学数量都远没有达到大众化水平,但是它初步呈现的多样化的特点,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了最初的准备。 2.大众化转轨期的渐进发展阶段(二战后——1991年) 在这一阶段,英国政府大举介入,于1963年颁布《罗宾斯报告)推行高等教育“双重制(the Binary System)”,即将高等教育分为大学高等教育与非大学高等教育(公共高等教育)两种类型。大学以培养理论性学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公共高等教育包括多科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和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面向大众,把重点放在培养应用性人才上。双重制的建立,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它使高等教育结构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伴随着这种多样化态势,接受高等教育的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与1938/1939年度相比,1960/1961年度英国大学生人数增加了一倍多,而到了80年中期和90年代,高校在校人数达到了百万之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60年的8.4%,1970年的14.1%,1980年的19.1%到1990年到29.1%。经历了由精英向大众教育的转轨时期,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得到了渐进的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跳跃发展阶段(1991年——) 以1991年英国政府公布的《高等教育:一个新的框架》为标志,英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有了纵深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成倍。双重制的废除,使大学与多科性技术学院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办学效益得到了更大的挖掘。长期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逐步被冲破,政府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理性化分析与控制的力度,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报告,如1992年的(1992年继续与高等教育法),1997年的《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又称《迪尔英报告》),1998年的《学习的时代》绿皮书等。英国高等教育在此阶段的发展令世人刮目。199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9.1%,到1995年迅速发展到48.3%,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后期阶段,开始向普及教育迈进。 表1 英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 年份1960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入学率 8.4 14.1 18.9 19.1 21.7 29.1 48.3 资料来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今,英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可以这样认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呈现出走走停停渐进的特点。虽然说从1991年以后,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有了很大程度的加快,但是在1991年以前,英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处在精英后期到大众化中前期的徘徊发展阶段,始终没有表现出美、法、韩、日以及北欧诸国快速增长,直线上升的局面。 英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变化图
二、英国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可以说从六七十年代至今,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提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济条件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有关教育民主化,教育福利化思想观念的支配下,英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应该迈地更大,但是结果却并非如此。文化因素的制约也许更能解释这一发展态势。 1.“绅士文化”传统对大众化进程中的“新大学运动”的影响 英国文化传统集中体现在绅士文化上。绅士文化实际上是英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反映在教育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质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精英化要求——培养具有“绅士风度”——注重内在德性的修为,而忽略技能的培训的精英分子;二是体现在量上:对受教育对象限制过,严仅局限于中上阶层。这两点就注定了英国高等教育是一种追求单一性结构的高等教育体制。牛津、剑桥大学作为绅士文化传统的代表,从产生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直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控制着英国人才培养的规格。从而使英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大学的数量上还是在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上都相当单一。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才有所改观,即新大学的出现和发展。它旨在教育理想与目标方面反映出与牛津、剑桥等古典大学“大异其趣”之处,着重为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培养各种实用型技术人才。它的培养对象是指向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学习的内容是满足地方发展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都具有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初步萌牙思想。此类城市学院分别根据本地区工业发展的实际,成为本地区工业研究的重要中心。城市学院依托地方优势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要求。使原本单一的高等教育结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可以说,如果新大学真能按照此教育理想好好发展下去,是很可能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型机构的。可是,新大学运由于与文化传统相去甚远,没有得到社会文化心理的普遍认同,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大学向牛津、敛桥等传统大学的回归与靠拢的趋势。例如,1837年获得学位授予特许状的北方唯一一所大学——达勒姆大学,它享有独特的地位。但由于学校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上过于偏向于古典人文学科(如1860年的仅有51名学生中,30人学人文学科,20人学神学,只有1人学工程学)导致达勒姆大学并未能成为一所真正独立的学校。它消极、无力的而且大部分又是不成功的模仿牛津、敛桥,成为牧师和圣公会教秆徒的学校。对于有学位授予特许状的大学尚出现向牛津剑桥看齐或靠拢的现象,其他没有此项特权的城市学院的发展状况可想而知了。文化传统所指向的社会文化心理对具备优雅风度,良好德性的绅士的认同感远远高于掌握应用技术的实用性人才。这种传统导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10所城市学院最后都为了提高本身的社会声誉而况相提供有关社会和人文方面的“正规课程”,逐渐丢弃了实用和工业方面的或面赂非全日制学生的“证书课程”,完全脱离了当初重视高等教育技术培训的使命,而趋于追求具备传统大学的职能。所以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准备阶段,缺乏内在动力,缺乏社会文化心理普遍认同,仅仅因为外界社会强大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大学,面对绅士文化传统所呈现出的强大“内在的磁场”,向传统大学的模仿与回归便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