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3)06-0006-04 二战之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之一。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甫一介绍到我国,就有学者指出“大众化理论是一种误导”。作为2002年美国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笔者于2002年9月—2003年6月赴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访问研究,有机会见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伯克利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马丁·特罗教授,我们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话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通过多次与特罗教授的“零距离”接触,笔者对大众化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通过特罗教授对大众化理论的直接解释,自己才感受到大众化理论的“真谛”以及我们过去在大众化理论理解和运用上的失误。大众化理论本身并不是一种误导,而是我们对大众化理论理解的偏差造成了某种误导,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神话”和“泛化”了特罗教授关于大众化理论的概念和内涵,从而也影响了大众化理论的价值。 一、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 马丁·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指向和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难以真切把握的。在与特罗教授的多次交谈中,特罗教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了直接解释,他在一定层面上回答了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价值。他的回答可以修正我们原来对大众化理论的认识,还大众化理论以本来面目,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以下是整理后的对话录。 问:特罗教授,你在1973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论文,于1999年由我们厦门大学高教所的研究人员翻译成中文。之后,你的大众化理论引起了许多中国学者的关注,你的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许多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你提出的精英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划分标准,中国政府和学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你的划分标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学者就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应该为20%,而不是15%。我们很想知道你是如何得出5%、15%和50%的划分标准的,你的这个划分标准是否有数学计算的支撑? 特罗:这个划分标准没有任何数学工具的支撑,或者说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它是我的一种想象和推断,是一种根据事实而进行的逻辑判断,是我根据自己从事高等教育的经验对当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一种判断。数字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一定具有实际的意义,5%、15%和50%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别标准,它们并不代表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你同样可以认为6%、7%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也可以对大众化15%的标准进行新的划分。 问:在你提出这个划分标准之后,在你的国家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你是否遇到有学者对你的这个划分标准提出不同意见? 特罗:没有。他们知道这个划分标准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克拉克·科尔教授曾引用了我的划分标准和研究方法。我曾经去日本讲学,日本学者也接受了我的划分标准,他们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研究,基本上采用了我的理论和划分方法。 问:如果像你刚才说的那样,你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标准没有任何统计上的意义,那么,你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的意义何在呢? 特罗:我是在说明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就像你驾车即将进入隧道,在隧道的入口处,你往往会见到一个警示牌,它提示你进入隧道之后,要注意隧道里的新情况。大众化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此。我是要说明,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注意到,当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达到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我要提醒他们,高等教育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有所准备。大众化理论就是提醒你做好准备的一种预警理论。 问: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你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主要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你认为你的理论和分析对发展中国家,例如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借鉴意义吗? 答:我长期在美国和英国大学进行教学和研究,因此对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比较熟悉。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对西欧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也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但西欧国家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并没有完全按照我的预测发展,因此我在1978年对我过去的分析进行了修正。今天回过头来看,我的修正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由于我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不是很了解,我无法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总有一天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也需要预警。 问: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提出目标,到2005年左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即毛入学率达到15%。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政府是把15%的毛入学率当成一个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你是如何看待中国的这种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