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18(2003)06-0102-04 在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愈加旺盛。然而在人们追求高学历、高回报,和规避低层次教育投资的风险时,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性也在随之加剧:受教育者的失业层次逐渐提高,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逐渐增多,专业与就业不对口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越来越多。受教育者对高学历的追求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错位引发了教育过度。教育过度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之间相互作用,若没有宏观的预测和指导,将会产生周期性的教育过度现象。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过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受教育者共同面对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可能由于政策因素情况略有不同。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教育过度与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问题也将愈加明显。本文着重论述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含义及其与教育过度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1.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根源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知识缺失和能力低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体能力差异较大;二是大学之间的质量差异,对个体教育影响不同,形成个体之间的知识差异;三是劳动力市场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难以预期的变化。我们把前两个方面因素造成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永久性冲击或永久性风险,而把第三个方面因素引起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暂时性冲击或暂时性风险。劳动力市场的暂时性冲击对个体即时教育决策的影响是明显的,教育失业是暂时性冲击的核心组成部分。 暂时冲击、永久冲击和选择性偏见都是人力资本收益风险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些学者把暂时冲击作为收益不确定性的唯一根源,并使用固定效用模型来估计之。此类研究除忽略了永久性收益冲击外,也忽略了潜在的选择性偏见,给教育投资收益风险研究带来了一定的片面性,使得对收益方差的测定偏离了真实值。但是反过来看,暂时性冲击引起的教育投资风险却是客观存在的。 2.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特征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包括永久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带来的风险。一般来说,永久性冲击给个体带来的风险是长期的,往往伴随着一个人整个职业生涯,不能进行风险交易和实现风险分散,暂时性风险一般是由市场因素造成的,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存在,并随市场状况的好转而消失。在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测量中,通常把这两种风险综合考虑。总的来说,在一般均衡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与受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承担的收益风险越小,即教育获得与教育投资的总风险呈反向关系;对于某一层次的受教育者来说,教育投资风险与工资率、失业率方差成正比。 贝克尔(Becker,1993)利用1940-1950年人口与教育的调查数据,使用收益方差系数测量上大学和未上大学两群体的收益不确定性。在1940年的调查中,他发现年龄在25~29岁之间的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收益方差高于同期高中毕业生,比值为1.32:1。而年龄在30~34岁之间的相应收益方差比值为1:1.05。在1950年的调查中,那两个年龄组的收益方差比值相应各自增加到1:1.67和1:1.24。贝克尔的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高,收益方差呈减小的趋势,教育投资的风险性也相对减小。 Belzil和Hanзen(2000)在《收益离差、风险规避和教育》一文中,利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探讨教育对工资率和就业率方差的贡献。从对数工资方差的二次式可以看出:工资率方差随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受到的随机冲击不尽相同,方差达到最大值点也会不同。在他们的研究中,受教育年限为九年时,收入方差达到最大,随后开始下降。在实际生活中,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工资率方差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而显著地减小。同时,对就业率方差的估计也有类似的结果: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就业率方差单调递减。 为了建立教育收益与风险间更清晰的联系,Belzil答人也计算了各个受教育水平上,个体终生工资率的方差、终身就业率的方差和终生收益的方差,全部的方差是在跨45年的潜在工作经历中测量的。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工资率方差、就业率方差明显地减小。由于收益被定义为小时工资率与就业率的积,终生收益方差也就随着教育程度增加而急剧地减小,因此教育获得与教育投资的总风险呈反向关系。如果从某一受教育水平层次来看,工资率、就业率(或失业率)方差的增加,将导致教育投资风险的增加。 二、教育过度对工资、失业的影响 1.教育过度的含义 “教育过度”又叫“过度教育”,即一个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需要,所获得的技能超出了工作中所要求的技能,是一种技能低效用现象。这一词语隐含着对受教育程度恰当与否的一种判断,与之相对的称为“教育不足”。 人力需求观认为,工作和职业对学校教育有特定的需求,如果客观上职业和教育之间的供需关系失调;个人认为所受的学校教育超过其工作所要求的程度即为教育过度。为技术性岗位培养劳动力需要很长时间,技术工人的供给不可能很快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经济需要。相对工资率的变化也不足以平衡受教育劳动者的需求和供给。若教育过度供给,会导致许多工人所受的教育超过其工作的需要;过度供给也会导致工人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离职、工作效率低下和产生政治上的不满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