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全面而又扼要的评述。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批判理论 马尔库塞对西方社会存在问题的实质和原因的批判值得我们重视。应该看到,最近几十年来,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确实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变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考察这些变化,并从中引出新的理论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在这方面,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材料,而且有些揭露和批判,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但是,也应当看到,马尔库塞所提供的答案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他借口西方社会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问题,用资产阶级哲学社会科学一套东西去否定和取代马克思主义。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他的挑战给予必要的回答。 一、物质丰富与“异化论” 物质丰富是否一定给人带来幸福?如果不一定,原因又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马尔库塞既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的确给当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物质方面的繁荣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他又通过对人成了商品的奴隶,成了劳动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等三个方面的分析,以其独到的眼光,深刻地揭露了这个社会表面繁荣,内部矛盾激化,仍然充满着异化现象的状况,特别是人的异化比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马尔库塞认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既是“富裕社会”,又是“病态社会”,人们过的是一种“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被异化了的人的生活。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是以牺牲人的精神生活为代价的,人异化为物和物的奴隶,这也是人的精神之所以痛苦的主要原因。马尔库塞还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告诉人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限于追求物质享受上。否则,社会就是不健全的“病态”社会,人就是畸型的、丧失人性的人。 然而,马尔库塞“异化论”的出发点却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他并不想通过对异化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去揭露资本主义内在的阶级矛盾。而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出发,围绕着人的“爱欲”被压抑这方面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精神痛苦。要解除人的“精神压抑”(实际上也就是“丧失人性”)的痛苦,就得使爱欲得以发泄和满足。这种理论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最后导致他走向复古主义和悲观主义,认为人类的精神解放没有出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上,马尔库塞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他看到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他又看到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人的精神痛苦的根本原因,而把它错误地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实际上,人的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完全可以使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为人类造福,从而使人民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享受高度的精神文明,这也是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新变化与“一体化”论 马尔库塞通过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变化的观察分析,得出工人阶级与资本主义制度一体化的结论,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观点,于是便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发生新变化的问题。 马尔库塞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采取新的统治方式对工人阶级进行心理上、思想上的操纵、控制和奴役,指出这种社会的弊端应该变革,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革命性衰退是由于其革命意识的丧失,丧失了革命意识的阶级不是革命阶级,这些观点也值得我们重视。但是,“一体化”理论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是在不根本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的一些局部调整,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使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品更加社会化,超越国界,国际分工更加深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性质没有变,而且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生产社会化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扩大,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复杂。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看,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还在扩大。虽然由于资产阶级统治策略的调整和改变,某些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工人阶级的处境和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改善,表面上呈现出同化和融合的现象,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新变化而改变。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财富既不能填平阶级差别的壕沟,也不可能改变两大阶级的根本对立,“新变化”并不意味着“一体化”。 尤其是应当警惕工人阶级被资本主义制度融合的可能性。马尔库塞的“一体化”论是基于自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西方工人阶级有多次应该起来革命的时机却没有起来革命这样的背景和现实提出来的。由此,我们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工人阶级出现的革命性丧失的情况。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敏锐地察觉到,宪章运动失败后,工联主义意识增长,英国工人阶级自愿充当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革命的社会主义在英国几乎绝迹。可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空间,工人阶级与资产主义制度一体化,工人阶级丧失革命性是有可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20年代初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处于低潮的现实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能不说是由于资产阶级调整和改变统治策略、工人阶级革命性减弱所致。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看到这个问题的同时,只是把它看作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并没有对整个工人阶级丧失信心,这是与马尔库塞的观点有根本区别的。但它毕竟告诫我们,要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发展。无产阶级的政党必须立足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应调整自己的斗争,自力更生,探索新的道路,以期达到无产阶级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