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哲学中,人类学转折作为一个明显的事实被肯定下来。然而,对这一事实可以从许多角度来加以理解:科学和哲学中的这一现象是偶然的吗?它是客观所决定的呢,抑或是科研人员偏爱的个人科学利益的反映?而也许这是哲学把握现实特性改变的标志?在我们看来,这是这样一些问题,对它们的回答不可能预先决定,而是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来试着指出这种分析的一些可能的方向。 首先,人类学转折意味着,人的问题已占据首位,它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科学和文化取得了那么多伟大的成就,而人至今还成为问题,这个问题提法的实质何在,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法?M ·舍勒〔1〕注意到了这个怪论。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 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无论科学人类学、神学人类学、哲学人类学都没有提供答案,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人的观念。人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对自己成为问题,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人的观念这一点威胁着人的文化和道德生活。正因为如此,马塞尔〔2〕说, 既然很难指出一个可称之为人的本质自我的核心,那便不得不承认,这种对自我的否定不啻是为社会的一切干预敞开了大门〔3〕。 就此我想谈谈被称之为人类学转折的情势形成的若干条件和原因: 1.关于人的知识,有自然科学知识,把人看作客体,看作万物之中的一种物,也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日积月累,这就迫切需要加以总结,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考察,从而形成人的新模式;在这方面,哲学起主要作用。然而,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哲学本身对人的理解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哲学的作用仅仅是总结其他科学的结果吗?这是不是说明人们在探索新的哲学观和挖掘哲学在文化中的新潜力? 2.在向人的转变中,把握人的主体性至关重要,这一点影响到哲学知识的内容,加强了分析的价值因素。这促使人们运用释义学方法论,重视个人选择、尊严、责任、内心世界价值等等问题。 3.此外,人类学在当代之所以成熟,是因为社会历史条件本身在客观上促进了这一过程。这首先是指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个人联合为一个整体、整体给个人以生存上的安全和保障的那种共同体衰微了;二是异化,在当代世界,异化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孤独感、被抛弃感、无所适从感、缺少世界观支持(用V·弗兰克尔〔4〕的话说,存在的真空)日益明显和加剧。 4.不仅以往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且20世纪的具体历史情势——两次世界大战,科技进步的无法控制的后果——都使得人类学问题具有更丰富的内容。 在实现人类学转折以前的历史时期中,有哪些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呢?对此作出评价,要遵循什么原则呢?须知,在不同的历史哲学体系背景下都存在着人的问题。看来,这里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历史哲学方法。在产生孤独感、不安感的时代,在危机四伏、处于转变关头的时代,关于人的本性、人的存在和使命的反思特别强烈、尖锐。在人对于自己来说成为问题,人象谜一样神秘莫测的地方,人类学探索便此起彼伏,历久不衰。比方说,在古希腊这个丰富多彩哲学问题的策源地,人类学毕竟没有形成热点。人在完整、和谐的宇宙中自有一席之地,何必汲汲于寻找自己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只是后来,奥古斯丁〔5〕才明确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人属于光明世界还是黑暗世界?把人看作独立的存在物,已是中世纪晚期的事。人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单独地体验着巨大的孤独感、恐惧感和人世的无常:“我既不知道是谁创造了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我自己是什么”〔6〕。 康德以理论形式提出了他的著名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指望得到什么?人是什么?这些问题勾勒了费尔巴哈和尼采曾以某种方式尝试进行的人类学家探索的基本轮廓。费尔巴哈关于通过“我”“你”之间的关系洞察人的主体性的思想,和尼采关于就人的本性和不完善而言人成问题的思想,成为转向本来意义上的人类学主题的重要里程碑。在19—20世纪,这一传统得到特别鲜明的表现(克尔凯戈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等等)。尽管他们的理论和看问题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反思的主要对象是人、人的主体性、人的个性。这种视角上的差异反映人的多维性和矛盾以及偏爱某种世界观价值定向的倾向。所有这一切再一次使人们提出了关于现代如何阐明从哲学上理解现实、理解哲学为之服务的宗旨的特点的问题。 (摘自俄国《新的哲学观:问题与展望》论文集 李淼译) 注释: 〔1〕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哲学人类学、价值哲学和“认识的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译者注。 〔2〕马塞尔(Gabriel Marcel,1889—1973),法国哲学家、文艺评论家,主要的基督教存在主义者,认为正视人自身的存在比任何抽象更有意义。——译者注。 〔3〕马塞尔:《关于可悲的智慧及其他》,载《20 世纪欧洲文化的自我意识》一书,莫斯科,1981年,第353页。 〔4〕弗兰克尔(Vikotor Emil Frankl,1905), 奥地利心理学家,主要从事神经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