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现代解构思想的奠基者,解构建筑理论家埃森曼却认为:解构是个很东方的想法。理解现代解构的成就,走出解构的误区,迫切需要解构中的对话。现代语言理论、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建筑的崛起,正在突破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开拓现代哲学、现代建筑与东西方文化的新路,推动传统哲学文化与传统建筑的现代重建。其中的成就与失误,都是值得我们比较研究的。 【关键词】 解构主义 解构建筑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解构本质是人类文化变革过程中,通过旧文化的分解、颠倒、变构、重建,新观念、新内容、新形式取代旧观念、旧内容、旧形式,使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发展、拓新的基本手段。见之于古希腊、古罗马与中世纪之交,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交,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之交,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之交,则以西方文化的形式化解构(即几何的、理性的、形式语言的解构)见长;见之于殷商战国之交,秦汉魏晋之交,唐宋明清之交,明清与现代之交,则以东方文化的结构化解构(即代数的、辩证的、结构语言的解构)见长。 按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的说法,语言是存在的家〔1〕;按老子的说法,“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由于西方人和东方人“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两家的对话仍然近于不可能”。〔3〕解构却可能是沟通对话的可靠途径。 东西方文化现代重建的解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分解、颠倒、错位、变构、重建。建筑亦然。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Derrida,1930-)是现代解构思想的奠基者,美国建筑理论家、建筑师埃森曼(P.Eisenman,1932-)却说, “解构是个很东方的想法”〔4〕理解现代解构的成就, 走出现代解构的误区,迫切需要解构中的对话。现代语言理论、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建筑的崛起,说明后现代西方文化思潮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正在突破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在西方宗教价值观念、理性思维方式、形式化语言体系与东方宗法价值观念、整体思维方式、结构化语言体系的碰撞中,开拓现代科学、社会、艺术的新路,也推动了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的现代重建。其中的成就与失误,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一 世纪之交的现代科学革命,60年代开始以电脑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逐步把人类推到“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5〕哲学、科学、艺术以至建筑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通过现代语言理论、解构主义哲学和解构建筑,集中表现为结构主义语言向解构主义语言的发展。 现代语言研究揭示,语言是具有符号化形式和陈述性意义的社会现象,蕴含能指所指,共时性/历时性特征。20世纪以来,通过索绪尔(F.De Soussure,1859-1913)、乔姆斯基(A.Chomsky,1928)等人的研究,现代语言学成了现代科学最有活力的生长点之一。〔6〕列维·斯特劳斯(C.Levi-Strauss,1908-)、皮亚杰(J.Piaget,1896-1980)、拉康(J.Lacan,1901-1980)、福科(M.Foacault,1926-)、 阿尔都塞(L.Althusser,1918-1990)等人发展的结构主义进一步指出,语言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可以成为认识事物内在结构的表达形式;语言结构具有整体性,整体各部分通过相互联系具有同构转换和自行调整的特征;社会结构决定认知结构;共时性结构研究比历时性结构研究更为重要;想象、象征和现实之间的人格关系具有认知结构意义;历史是非连续性事物变构(folie)(即结构的自由变化)的陈述; 非理性是理性的一面镜子,又是理性的延伸;思想发展表现为结构的变化,具有一种无意识的、静止的、共时性的、彼此分立的认知型结构。 巴尔特(R.Barths,1915-1980)和德里达所发展的后结构主义(post structurism)即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即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在批判结构主义重视共时性忽视历时性的基础上指出:语言是开放的、不稳定的结构系统,历时性研究比共时性研究更重要;一个由本文(text)决定的中心是虚构的存在,写作与阅读作品的过程会不断拆解或转换本文的结构,形成不同的结构及其虚构中心;在写作形成的第一意义系统以外,还通过阅读形成的第二意义系统产生具有各种变化意义的结构;也就是说,阅读的“差别”作用产生历史上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结构系统。因此,结构系统的意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定差别的。我们可以用分延(difference)来表达事物在空间上的差别和时间上的延续。每个本文都有自己的动态形成过程;阅读则是寻找本文意义的过程。阅读要不断拆解和破译本文,对本文作出各种可能的解释,显示本文的多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写作与阅读是同一的,又是发展的,非再现的。其结构发展也就是符号发展过程。 巴尔特认为,解构首先是一种活动,目的是重新建构一个认识“客体”,表现这个客体中起作用的各种功能、规律。解构者要把解构的客体拿来拆解、重组,因此,在解构活动中,两个客体或两种时态之间,会出现一种新事物。这种新事物所创造或反映的,并不是对客观世界本源的“印象”,而是另一个有实在结构意义的模拟世界。解构的目的不是复制,而是用智力去理解、创新,以技巧为一切创新的根本手段。解构与其他形式的分析、创造根本不同,它总是与相应的技巧连为一体的、不可分割的。重建客体,就要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它的特定功能得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