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始创的实证主义哲学自本世纪以来已日渐式微,而作为实证主义哲学之核心的实证主义原则(简称实证原则)也遭到当代西方众多哲学流派的批评和责难。本文拟为实证原则在一定范围内作些辨析,并肯定其在历史上的理论贡献。 一、实证原则的基本含义 实证原则是时代的产物。孔德所处的时代具有两大特征:其一,经过大革命洗礼之后的法国,思想极端混乱,社会失范严重,因而如何重建社会的秩序就成为整个十九世纪法国思想界的一个中心议题。其二,十九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经典物理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逐渐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与此同时,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自然科学的成就这两大极不和谐的时代特征异常强烈地刺激着当时法国思想界的有识之士,燃起了他们改造社会的热情和希望。有着丰富自然科学知识的孔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他的社会理论和哲学思想的。针对时弊,孔德认为只有参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来改造和重整社会研究,使之科学化,并最终在理论上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依照科学的原则统一起来,才能消除思想上的混乱,重建社会的秩序。通过对各门自然科学的系统考察,结合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和综合的研究,他提出了作为实证哲学核心的实证原则,认定该原则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则,它已使自然科学获得了巨大成功,有理由相信它同样会使社会科学研究获益匪浅。 所谓实证原则,其主要含义是规定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可观察、可检验的经验事实,而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客观地精确地描述和系统逻辑地分析经验世界的实际运行,通过探寻不同现象之间的稳定关系达到发现支配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做出合理预测的目的。该原则体现了这样的信念:1、 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2、科学基于观察而不是臆测;3、科学研究应保持“价值中立”,避免主观偏见;4、科学理论必须逻辑严密并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 充分意识到经验理论与规范理论之间的差异,孔德提出实证原则,试图严格区分经验事实与价值观念,认定科学只注重“事实判断”,而不理会“价值判断”,科学的判断可检验真伪,有利于产生无歧见的统一认识,而价值判断却难以证明孰是孰非,只能导致没完没了永无结果的争论。一句话,科学理论是可以接受经验检验的,而那些不能接受经验检验的、以探索超验问题为特征的“形而上学”必须从科学的领域中驱逐出去。 在孔德看来,实证原则乃是人类心智不断进化的产物,是人类认识水平的最高体现。他反复强调,各个知识部门的发展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或称幻想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称抽象阶段),实证阶段(或称科学阶段)。换言之,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相继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首先是神学方法,将一切现象归于超自然的神的作用;其次是形而上学的方法,用抽象的概念代替神性,依然追求绝对的本体论知识;最后是实证方法,通过将观察与逻辑推理适当结合的方式寻求把不同的事实联系在一起的规律,抛弃了绝对的因果观念,放弃了对本体问题的探索。孔德认为只有进入了实证阶段(即科学阶段),人类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1〕 孔德指出,各门学科进入实证阶段的先后次序取决于它们所研究现象的普遍性、简单性和独立性的程度;普遍性、简单性和独立性程度越高的学科越先进入实证阶段,反之则越后进入实证阶段。因此,天文学(除开数学)是最早进入实证阶段的,其次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而社会学因其研究的现象最特殊、最复杂、最依赖于其它现象,所以最后进入实证阶段。各学科进入实证阶段的次序与孔德科学分类的基本思想正相吻合。他确信科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分枝性的具体科学并非杂乱无章,而是相互关联的。按照各相应学科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递增和普遍性递减原则,可将所有“抽象的”〔2〕科学分为顺序相关的六类: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数学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是由于“所有种类的现象是遵循数学的规律”,数学是“所有种类的思维中最一般,最单纯,最抽象,最独立的东西”,“是人们探求各种现象之规律的最强有力的工具”〔3〕。显然, 孔德非常重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基础作用。孔德科学分类原理,充分体现了各门科学的相互依赖性,而将所有这些科学统一起来的基础正是实证原则。孔德认为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各门自然科学已相继进入了实证阶段,而关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却还停留在形而上学乃至神学阶段,他赋予自己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就是促成社会研究贯彻实证原则,早日进入实证的科学阶段。〔4〕 二、实证原则辨析 对于实证原则,长期以来人们有诸多批评,其中固然不乏精辟的议论,但也存在一些模糊、误解或失之公允的地方,颇有加以辩析的必要。 人们往往批评实证原则只求机械地描述和整理经验事实。殊不知它真正感兴趣的乃是事实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事实之间较为稳定的相继、相似关系即孔德所说的规律。在谈到实证哲学的基本特性时,孔德一再指出:“这种哲学将所有现象看作服从某些不变的规律。它认为探索某些初始的原因或终极的原因都是无意义的。”又说:“科学的目标就是发现规律,所有这些规律的总和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进程。”〔5〕按照实证原则,只有找到了规律或提出了能接受经验检验的假说,才能对有关的事实做出有效的解释。“对事实的解释不过是基于特殊现象与一般事实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一般事实的数目随着科学的进步将会越来越少。”〔6〕“实证体系倘若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它将一切现象看成是一个唯一的总事实(如重力)的特例。”〔7〕孔德这里所说的一般事实或总事实显然是理论抽象的产物。如果孔德的意思是指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理论将会越来越抽象,蕴涵越来越多的经验内容,那么他是完全正确的。现代科学的发展史证明了这点。关于这个问题,孔德的另一段话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观点:“科学的进步是在不断地扩展推广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前提下,减少明晰而独立的规律的数目。”〔8〕本世纪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也曾指出:“理论物理学家的目的,是要以数量上尽可能少的、逻辑上互不相关的假说为基础,来建立起概念体系。如果有了这种概念体系,就有可能确定整个物理过程整体的因果关系。”〔9〕确实, 当今的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仍然致力于发现孔德所说的那种“规律”,而且现代科学的最高理想仍然是以尽可能少的理论公设,通过演绎的方式解释和预测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当然,企图发现“唯一的总事实”或决定一切现象的运动规律看来是无法实现的。孔德也意识到了这点,他说由于知性的局限,人类永远不可能达到那种完美的理想境界。〔10〕现在越来越多的学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现实世界具有无限的方面和属性,要想以任何一种理论来把握这无限的整体是不可能的。因此,即便是科学理论也具有不完全性,它不过是从特定目标出发对无限现实整体的特定方面和属性所作的一种概念上的选择性重构。不过,这并不等于说科学不能在特定范围内接近自己的理想目标,更不等于说科学不应有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