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合阳县属关中东府,在省会西安东北180公里处。合阳是传统的农业县,但在建 国前的漫长岁月里,除了黄河边的洽(hé)川和金水、徐水河谷一小部分村庄的农田可 以灌溉外,塬区的庄稼几乎完全依赖于天雨,甚至许多村庄人畜用水都有困难,或六七 个人一班在深五六十丈的水井里去绞,或用笨重的木桶来回跑十多里下海参上塬去挑, 在县西南最缺水的地区流传着“秦城和家庄(方言读卓,zhuo),马尿光馍馍”,“ 宁给一个馍,不舍一碗水”的民谚。 合阳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干湿季明显,冬季风期少雨,夏季风期多雨,年平均降水量5 50毫米,而且集中在夏季,夏季年平均260毫米,占年总量的47%;秋季为160毫米,占 年总量的28%。冬小麦是合阳的主要粮食作物,而在小麦越冬季节、春季返青季节和灌 浆季节往往缺雨,对产量带来极大影响。 干旱留给合阳人的记忆太惨痛、太深刻了。十年九旱,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几 乎成了亘古不变的规律。由于旱引起的灾荒(合阳人俗称“遭年馑”)令合阳人谈“旱” 色变,不寒而栗。《合阳县志》记载: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的246年间大旱33次,平均7.9年一次;民国6年(1917年)至民国34年(1945年)的29年 间大旱7次,平均4.2年一次。其中尤为惨烈的是光绪三年(1877年)和民国18年(1929年) 两次。据《合阳县全志》(清乾隆本)记载,合阳乾隆年间的人口是61万,但经过光绪三 年大饥馑,人口锐减至不足13万!孟家庄光绪五年所续《党氏族谱》序中记载这次灾荒 时写道:“自元年至三年,天无雨降,地不滋生,连年荒旱,饥馑至极。春夏食槐叶有 几,秋冬食榆皮而榆皮无多。荒旱去已,疫气流行,渭河以北,同州府属,被灾尤重。 举数十年之生聚而死于岁者十之三,死于疫者十之三。盖十分生灵亡去六七。”号称合 阳财东村的灵泉村有一位叫党德荣的老秀才,以一名目击者的身份写成《记荒文》,记 录了被称为合阳“白菜心”的坊镇地区在光绪三年的社会状况:“鸡犬牲口尽被人食, 甚至人有死者,辄行抬取,即生亦诱至僻处,分食其肉,甚至有母食其子者。”党德荣 在光绪五年去世后,他的学生党桂一把这篇文章刻成石碑,以警世人。该碑现收藏于合 阳县博物馆。《合阳士女续志》载:“(光绪)四年七月后,合邑人死八成以上,计饿死 四成,疫死四成。” 新中国建国后,合阳人大搞水利建设,从大跃进时期在金水上游修筑白家河水库起,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继修建了定国水库、五八水库、红旗水库、百良水库以及一批 小水库;国家投资,群众投劳从1975年起兴建了大型黄河堤灌工程,解决了合阳7个镇4 4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靠天吃饭”的局面有所改变,但在县西部和西北部仍有一大 部分土地依旧处于干旱的淫威之下。 在建国前漫长的岁月里,甚至在建国后合阳的西部地区,当干旱肆虐之时,无计可施 的人们只有仰仗人世弱者的烛光——神灵,一次又一次地用各种形式进行祈雨。 祈雨是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崇拜延续到今天的表现。人们对横行暴虐的自然灾害无可 奈何,便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认为有某一方神灵在主宰着人世间的雨雪阴晴,于是乞 求这些神灵,以慈悲为怀,拯救天下黎民。 一、长长的司雨神谱 祈雨,清晰地凸现了民间神灵崇拜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凡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认为能 够降雨的神灵,都在祈求的范围之内,形成了一列长长的司雨神谱。即使那些平日门庭 冷落、香火难以为继的神灵,比如猴王之类,天旱时也倍受拥戴,前来烧香膜拜的人络 绎不绝。 老百姓认为能够降雨的神灵有以下各位: (一)韩山奕应侯。不知何种原因,合阳的老百姓对韩山奕应侯的态度特别热情。韩山 奕应侯是春秋时晋国赵文子的封号,赵文子就是从屠岸贾的追杀下侥幸逃出的那个孤儿 ,秦腔传统戏《八义图》(或名《狗咬赵盾》,建国后改名《赵氏孤儿》,京剧里亦有 《搜孤求孤》的剧目)讲述了这个故事。在合阳民间传说里,人们把两个相隔几百年的 人物拉扯到了一起,说赵文子是汉武帝的舅舅,甥舅二人都看中了渭北合阳境内一座风 景秀美的山,外甥机灵,用计占了山,而在黄龙山里为舅舅另找了一座山,名叫韩山。 这座山民国时期仍属合阳,新中国建国后才划归黄龙管辖。清乾隆三十四年本《合阳县 全志》记载:“韩山,在梁山西北,距今县城一百二十里。俗名救郎山(为藏赵氏孤处) ,有奕应侯赵文子祠。”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钱万选所著《宰莘退食录》载:“又 一庙在梁山上,祈雨辄应,其神为晋赵文子,亦俗传也。”因为黄龙山植被好,所以降 水相应也多,合阳的降雨云多从黄龙山中涌出,天旱时群众“祈雨辄应”,人们认为这 都是韩山奕应侯的威力,随之对他的崇敬远在其他神灵之上。《合阳县全志》记载:合 阳县城西边有韩山奕应侯庙,系唐太和四年(830年)工部尚书谭石建,宋政和五年(1115 年)礼部侍郎王显重修。另外在合阳的一些大村庄,如县西南的路井镇、秦城村、县东 的阳村、东清村都有规模相当大的韩山奕应侯庙,俗称“救郎庙”。在民间把韩山奕侯 称为“救郎爷”,方言把音念转了,久而久之,成了“九老爷(ya)”。东清“救郎庙 ”目前主本建筑尚存,另有三通立于清代的碑石,记载重修、增补等与庙有关的事项。 在秦城村的“救郎庙”里,有一通元代至元六年(1340年)所刻的《韩山奕应侯祈雨感应 碑》,碑高1.67米,宽0.78米,厚0.34米,碑文记当年伏旱时秦城村民去梁山韩山奕应 侯赵文子祠求雨得泽一事,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有关民间祈雨的最早的记载。在救 郎庙里,无一例外地都建有专为唱神戏的戏台(民间亦称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