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文化体制改革理论,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观念与思想基础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有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新的国家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理顺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新的国家文化管理体制,如 果说,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曾经遭遇过关于姓资和 姓社的理论障碍并消耗了巨大的改革成本的话,那么,文化体制改革将因涉及到我国的 整个上层建筑架构,事关国家文化制度的重建,产生的矛盾和障碍将会比经济体制改革 曾经遭遇到的要更加复杂和艰巨。这就需要有一个更加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理论来指导 文化体制改革,就像当年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理论先行。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 的实践。然而,面对如此艰巨复杂的文化体制改革,我们的现实情况恰恰是理论准备的 不足,难以给予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因此在原有的关于经济体制改 革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的情况下,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亟 待创新。 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首先要对文化本身有一个新的认识。文化是政治、 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是我们关于文化和政治、经济关系的经典 性理解,今天这依然是我们认识三者关系的一个出发点。但是,这一经典表述是以“作 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为前提的,而没有涉及有关文化的事业和产业、体制和机制等等远 远超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的问题,从现阶段我国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来看 ,它广泛涉及到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 化权利等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又包括对于原有文化利益格 局的调整;既包括对制度性障碍的克服,又包括对传统格局的结构性调整。由于文化体 制本身又是政府关于文化管理意志的制度性体现,因此,关于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划分明 显地表现出国家文化管理意志和管理政策的制度性重大转型。这一制度性重大转型的背 后还广泛地涉及到原有国家文化权力的转移和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各种社会力量更多 地参与社会文化事务成为可能,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共存,也就是说,文 化与政治和经济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成为社会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具体的社 会存在。文化的形态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是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 并列并有着同等重要性,同样是社会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文化的创造性 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包括政治和经济的一切发展。恰如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关于《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所指出的那样:“发展可 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和最终实现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就必须建立起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全新理论,在新 的发展了的时代背景下,给出我们关于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的全新理解,并且在这种理解 和由这种理解所建立起来的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我国的文化体制的总体改革。在这里 机械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中的文句,把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显然难以解释正在发生着的改革的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文 化体制改革建立在一个新的合理性的基础之上,并且以此为一个新的出发点来制定和实 施文化发展战略。 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 管理理论,为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合法性依据。如果不能在一些关于文化建设 与文化发展道路等根本理论问题上取得突破,不能为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建立全新的合法性依据,文化体制改革会因此而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体制性障碍的克 服,有待于更大程度上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有待于更大程度上的理论创新。已有的 我国关于改革的理论成果主要是建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有限经验基础上的,不能把经济 体制改革形成的个别经验当作现成的普遍性经验不加区分地套用到文化体制改革中,也 不能把只是适应于国外不同社会体制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制度结构和做法不加区分地套 用到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中作为“普世性”。例如: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关于多元 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关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理论等等,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里这些都 已经是初见成效的理论,但是,它们是否能用来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值得深思 。比如关于“投资”的理论,投资是要讲究回报率的,这是投资理论的基本要求,从事 公益性文化事业有没有投资回报率问题?如果没有,那么出资人的利益如何保障?如果有 ,那么公益性文化事业就有可能成为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者又和现阶段关于文化体制改 革的目标以及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划分相矛盾;显然关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理论不 能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所有有关产权明晰的难题。再比如,现代企业制度关于法人治 理理论,把它运用于文化体制改革当中同样也有一个恰当性问题。因为就现阶段来看, 我国还将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文化体制。在这样的一个体制内,怎样按照现代企业 制度关于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来实现有效的经营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关系管理?在 文化事业那一部分,又如何按照所有制理论来确认它的所有制性质?种种问题表明已有 的现成的经验和结论已经不足以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所需要的反省与合 理性支撑。尤其是在前期,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失误的教训要多于成功的经验,现 存的文化发展还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尖锐矛盾的情况下,当前的文化体制改 革一定要从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关注世界文化发展的整体 性发展趋势的同时,特别要对文化体制改革可能对我国社会整体发展带来的新的体制性 障碍和形成新的结构性矛盾给予充分的注意和研究,提前做好预案。因此,文化体制改 革应超越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一般经验,积极探寻既符合文化体制运动规律,同时又反 映中国文化制度发展特点的改革理论和改革政策。尤其是涉及到文化产业领域里的改革 ,要超越单纯的经济观念和经济方法,建立符合文化运动本身特点的理论。避免把文化 体制改革等同于经济体制改革,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经验套用到文化体制改革中来 的倾向。要对文化本身的要素作充分的判断和科学的分析。比较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东 西南北的文化发展差异,比较历史和现实发展逻辑的规律,比较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 化的历史方位,然后再来确定改革的抓手和突破口。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中碰到的问题 ,都是事先没有摸清楚、想清楚的问题。有些是左右为难的问题,有些是改革条件和时 机尚未成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文化体制改革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要防止出现 这一轮改革成果又成为下一次改革对象这样循环改革的怪圈。要防止出现改革的结果不 仅没有缩小东西部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差距。统筹兼顾东西 部文化发展,统筹兼顾农村和城市文化发展,不断缩小这两个方面存在的明显的文化发 展差距,理应成为这次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然而,这一任务完成的程度完全取决 于我们对于改革目的的理论创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