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社会学科的民俗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时光。学术 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时代前进。每个时代,社会的变迁总会向民俗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 新的任务。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应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研究 领域和方法,有时甚至要对学科概念的界定加以修正,使之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品格 。比如什么是民俗与民俗学?在不同的时代,它的定义总要受到时代的制约,必须要作 出新的阐释。目前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课题。新的时代,新的要求, 民俗学学科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之后,终于到达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由工业 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时期。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带给世界最大的变化是经 济发展趋势的全球化。尽管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持有不同的观点,但社会的发展毕竟要全 力维护自己的发展态势并勇往直前。民俗学应该意识到社会的这种变化带来的民俗文化 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时代急剧变化的今天,社 会学科的各个领域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问题,寻找自己的学科 定位和发展前景,民俗学也不例外。 一、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民俗与民俗学 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 经历了史前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几个阶段;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看,经历了农业社会、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今 天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面临着经济或社会的转型,面临着 思想的飞跃和文化的跟进,不如此社会就不能进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大的转型。随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变革, 中国社会由个体经济变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这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转型, 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和观念,影响了传统民俗文化生存的基 础,即当经济基础变化之后,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都严密地 控制在政治制度之下,政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人们新的生活。原来以私有制为基 础的社会观念和文化,被全民所有制经济和社会文化观念所取代。这就是20世纪50-80 年代中国所经历的社会现实。实际上这种变化中就有传统和现代化的冲突,只不过带有 中国特色而已。 中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和世 界经济、文化背景中产生的,规模更加庞大。表现在经济发展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 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制度由过去单一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向多元经济结构转 化,这又一次激荡了中国民众的心,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也较之以往更加深刻。此时作 为研究民众生活和行为模式的中国民俗学向何处去成为中国民俗学人十分关注的话题。 这里所谓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主要是指中国社会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20多年的 变化。此时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以往闭关锁国,现在国门大开,西方经济和文化 长驱直入,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政治的、经济的、生活的、思想的、农 村的、城市的,是多元的和全方位的。西方经济和文化的大潮汹涌而来,顺应世界经济 发展的潮流,中国社会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的转型已成定势。特别应 该指出的是,在信息时代,各种现代化信息已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经济基础变化了,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学科,为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步伐,民俗学研 究的传统模式必然受到严重地挑战。 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由过去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经济形态过渡, 由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这种过渡带给社会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民俗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社会和经济转型期,这种文化必然以其特有的方式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那么 ,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给民俗文化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呢。 第一、传统与现代化冲突加剧。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将中国民众的生活带到传统与现代化的交叉路口。 中国向来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虽然在二十世纪末,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时至今日农业经济模式并未彻底改变。追溯中国民俗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 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物质民俗的居住、饮食 、服饰、生产、交通;社会民俗的家族、村落、岁时节日、人生仪礼,还是精神民俗的 巫术信仰、道德礼仪、游艺竞技等都与农业经济相适应。这种民俗文化影响了中国人几 千年。就民俗文化的特征而言,一种民俗文化一旦形成都有它相对的历史稳定性,并在 社会的发展中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民众的心理和性格。但当社会的生产力发生急剧变革 时,民俗文化也随之改变,“俗随时变”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目前,在中国社 会走向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现代化与传统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起来,大有现 代化取代传统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