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68(2004)02-0018-07 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中国文化知识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提出了“抢救”和“保 护”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和艺术遗产的任务。为数众多的学者和知名人士大力呼吁, 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和政府异乎寻常的快速响应。眼下,有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 产保护的国家项目和财政预算,已经和正在积极地落实之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 论证、部署、学术研讨和试点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本文试图讨论和指出 的是:当“保护”各族民众的文化遗产成为时代性的课题时,我们还必须认真探讨“保 护”究竟意味着什么,“保护”在什么条件下才是可能和有意义的以及“保护”应如何 进行才是有效的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注:笔者在颇为广泛的意义上,使用 “民族民间的文化与艺术遗产”这一用语。它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有形亦即物质形态 的文化遗产,又包括口头传承的和无形的亦即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有关“文化遗产 ”的定义和辨析,此处不赘。)。 国际化趋势和中国的文化焦虑 中国在新世纪之初涌现出来的这股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浪潮,其实是有着深远的历史依 据和深刻的时代背景的。自从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全面危机以来,围绕着救 亡、革新和中国文化的存续与复兴,始终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激烈地讨论着。特别是20 世纪中叶以来,有关“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也一直是时有时无、时强时 弱、若隐若现、不断如缕。因此,它的形成并不是某些个别“文化英雄”振臂一呼就能 轻易促成的浪潮,而是由于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之中,其重要 性前所未有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到了的缘故。它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 ,终于形成气候并引发出一系列重大的实践行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20世纪前半叶的战乱和20世纪中期以降络绎不绝的社会动员和革命运动,促使中 国走向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革命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的颠覆 、破坏和压抑构成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特征,并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文化方面付出了沉 重的代价,走了很大的弯路。于是,伴随着意识形态极端化时期的终结,传统文化和相 关的社会道德危机也就来得格外迅猛和严峻。 二、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改革开放,以持续渐进的方式,终于把中国引向了社会 生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机制化的道路。近20多年来,克服重重困难,中国经济实现了持 续的高速增长,由此导致产生了若干颇为重要的社会趋势:1、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 立,对传统文化形成了猛烈的冲击,加速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变迁进程,促成了深刻的社 会和文化价值的混乱局面。2、文化商品化的趋势,构成了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的一个重 要的侧面。文化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对很多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的文化形态提出了 挑战。3、经济发展导致国家综合实力逐渐增强,现代化的初步推进和民众生活的逐渐 改善,同时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在文化方面的自信、自尊、自觉和自豪的情感与认 同意识,从而引发了复归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和振兴传统文化的各种动向。4、政府在 不得不日益面临着中国社会及文化多样性的异常复杂的格局的同时,也多少拥有了远比 以前较为雄厚的财政实力,于是,各项文化事业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也就既有 了必须认真应对的必要性和在文化行政方面有所作为的可能性。 三、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社会也日甚一日和不可逆转地逐渐 融入到了整个国际社会里。资本、技术、商品、信息和劳动力的跨国界流动和按照市场 经济规则和机制的组合,使得中国再一次面临着西方文化(更确切地说,主要是来自西 方发达国家的思潮、观念、规则、道德和大众文化等等)全面渗透进来的局面。全球化 浪潮和国际化趋势所带来的一波又一波社会、经济和文化冲击,在促使民族传统文化出 现了不容忽视的被“相对化”和“边缘化”危机的同时,也引发了有关民族文化和传统 文化的一次又一次大讨论,并不断地催苏着中国各族民众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迅速地形 成了新的“文化自觉”的意识(注: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马戎、周星主 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5月。)。 总之,与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相互动的文化变迁,既出现了文化“格式化”的趋势, 也出现了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伴随着中国各民族人民之社会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新的 娱乐形式和流行文化则层出不穷,从而促使传统的文化和艺术遗产越来越遭致冷落和日 益走向式微。城市化进程、大面积的市政建设高潮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国内及国际旅 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制度的日益普及,国家和大众媒体拥有了空前巨大的影响 全社会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文化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变得更加复杂和亟待解决 了。 正如“和国际接轨”之类的口号所明确指向的,以申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加盟WTO和反恐合作为标志,中国一改长期以来被动接受国际社会 及相关文化规则之影响的形象,大有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主动追求全球化进程的姿态。 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可和共享的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地为中国政府及中国的文化知识界所接受。实际上在今 天的中国,世界文化多样性之和地球生态多样性同样重要的意义,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 社会公众所认知。 自从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世界遗产名录》项目以来,中国政府积极申报, 迄今已有长城、明十三陵、故宫、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都江堰等29处世界文化遗产或 自然遗产被列入其中。199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其采自全国各民族的长达7000小时的 “传统音乐档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以音响为类别颁布的“世界记忆名录 ”。2001年5月18日,中国政府申报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 人类口头和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2003年11月7日,中国的“古琴艺术”又被列入第 二批28项“人类口头和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年来,在中国,明显地出 现了以某地区或某族群的某些文化项目,在经过精心包装之后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遗产 ”或“无形文化遗产”的动向。若除去其中的各种利益动机,则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价值 之需要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可的渴求,实在是意味深长的。中国各民族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似乎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迫地需要在一个国际背景和全人类文化的体系或框 架之中得到重新的确认。正如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新当选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章新胜 所指出的那样,民族民间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不仅可以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 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也能反映它“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注:杨骏“章新胜:世界 遗产大会将大大提高中国文化吸引力”,新华网巴黎2003年10月21日电。)。据悉,中 国政府已经承诺将于2004年在苏州举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这次大会将被视为中国向 世界展示自己独特文化的大好机会,将加深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将加深中国和全 世界对于文化多样性之重要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