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103;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4)06-0089-07 19世纪中叶,就在黄河岸边的开封犹太社团逐渐被同化之时,列强用枪炮打开了清帝 国的大门,使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外国人再次大批进入中国内地。此后一个世纪里,来华 的犹太人形成一股持续不断的潮流。其间又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数 十年里从英属中东、南亚和东南亚来华经商办实业的塞法迪犹太人,第二次是19世纪末 叶以后数十年里为逃避反犹恶浪、革命和内战来华谋生的俄国犹太人,第三次是1933— 1941年间从纳粹统治下的欧洲亡命来华的犹太难民。经过这几次高潮,在中国境内形成 了香港、上海、哈尔滨、天津四个犹太社团及满洲里、海拉尔、齐齐哈尔、沈阳、大连 、青岛等犹太聚居地,还有大批犹太专业技术人员散居在北京等大城市里。许多学者认 为:犹太人之所以乐意来华定居并能与中国人友好相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犹两种古 老文化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因而在华犹太人有一种文化亲近感,易于与中国人交流。 情况是否如此?本文拟对1840年后来华犹太人与中国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作一专题考察。 而要研究这个问题,又必须将英籍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和欧洲犹太难民分开来进 行研究,因为这三者在中国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如此不同,以致它们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及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程度也是那样的不同。 一、塞法迪犹太人与中国文化 塞法迪犹太商人是在鸦片战争后英帝国发动的对华商贸攻势中来到中国的,他们来华 的主要目的是经商办实业,而香港和上海这两个开放型外贸中心便成了他们据以发展的 基地。到20世纪20年代,塞法迪犹商集团不但在上海和香港,而且在全中国乃至远东都 具有影响。他们中一些人去大连、青岛、宁波、广州等沿海城市发展,甚至通过其代理 人和买办向中国的西北和西南扩展。当时聚居沪港两地的塞法迪犹太人约有1000—1200 人,形成两个人数不多、十分富有,而又密切相连的犹太社团。 由于塞法迪犹商绝大多数都是英国公民,因而在参加犹太社团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参加 英国人社团的活动,这就使沪港犹太社团带有浓厚的英国色彩,高居于一般中国人之上 。这其中主要有几个原因: 其一,塞法迪犹太人虽然加入了英国籍,但在那些正统的盎格鲁-撒克逊绅士们眼中仍 是“异族异教”之人,因此他们不得不努力融入英国文化,以冲淡英国上流社会对他们 的偏见; 其二,在中国,塞法迪犹太人的英国身份倒使他们可以获得所有英国人都能得到的特 权,这是他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经商致富所必不可少的,所以他们 一般都积极参加英国社团的各项活动,以维护和强化自己的英国身份; 其三,塞法迪犹太人也与中国人交流,但主要接触的是中国社会中最为洋化的买办、 官僚和富豪这三类人,而很少有机会与代表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的中下层民众打交道, 这就必然使他们与中国文化比较疏远,很难交融。 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大多数在华塞法迪犹太人平时都讲英语,很少有人认真 学习中文,会讲国语或地方语言如上海话、广东话的更是极为稀罕。塞法迪犹太人办的 文化事业如报刊杂志等,也都是面向他们自己那个小小的社区的,对中国人几乎没有什 么影响。不象他们在开封的前辈,塞法迪犹商们受儒家文化影响甚微,也极少与中国人 通婚,更少有皈依佛家和道家的。他们倒是与伦敦、纽约的犹太人保持密切联系,似乎 象英美犹太社团在上海、香港的分支。1925年,一位英国犹太活动家在访问了香港犹太 俱乐部后写到:“这个俱乐部的摆饰颇具伦敦西区社会或政治俱乐部那种舒适的特点。 在一间宽敞而装修得很有品位的屋子里,摆放着一架大钢琴,可以休憩、欣赏音乐或讲 演;还有一间很少让人忽略的台球室,及一个由穿白衬衣的能调配各种鸡尾酒的中国调 酒师照管的吧台。”(注:伊斯雷尔·柯亨(I·cohen):《一个犹太人旅行者的记述》( The Jounal of a Jewish Traveller),伦敦,1925年版,第116页。)在这里你不但看 不到中国文化,也很少发现犹太特色,难怪有人认为香港塞法迪犹太人的生活与那里英 国人的生活“极其一致”(注:J·高斯坦(Jonathan Goldstein)编:《中国的犹太人》 卷1,《历史和比较研究》(The Jews of China,Vol.One,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纽约州阿蒙克1999年版,第177页。)。 当然,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在塞法迪犹商集团的上层中,一个例外就是哈同。此人 确实受中国文化影响甚深,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娶了中国女子为妻,这在塞法迪犹商中是 极为少见的。到了中年以后,他更是笃信佛教,醉心于佛学研究,也喜读中国的文史书 籍。他不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还积极支持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出资创办诸 多将西学和佛学相结合的学校外,他特别注重支持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进行研究和创作 ,经他大力支持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包括王国维、罗振玉、邹景叔、章一山、费恕皆 、徐悲鸿等名家。据哈同的女儿回忆,哈同家吃饭时也有两套饭菜,一套是中国式的, 另一套是犹太式的,家庭成员可以各择其好;哈同本人一般吃犹太式的,但有时也来尝 尝中国菜肴(注:笔者采访哈同的女儿诺拉·哈同(Nora Hardoon)记录,1999年6月22日 于上海。)。就连哈同去世后的丧礼也有两个,一个是按犹太教的方式,另一个则完全 以佛教的方式进行(注:潘光、李培栋主编:《犹太人忆上海》,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 编辑部1995年版,第130页。),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与犹太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