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号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4)02-0005-07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是人的精神家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时时思 考,时时注意,不如此,国家或民族就要涣散、萎靡,严重时可能要解体、灭亡。特别 是在当前,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经济已经是“文化经济”,国家间的 关系究其根本,是文化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中,世界需要文化 的多元化。多元文化的世界可以给人类带来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给世界带来和平 与繁荣;反之,将是很危险的。 一 首先,谈谈文化的层次和类别。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领域的一切成果 ;最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艺术、出版等事业。按照内容分,可以把文化分为三层:表层是 蕴涵在人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中的文化,即服饰、烹调、器皿、建筑等,这实际上是 人类运用物质以满足各种需要的形态;中层是借助物质所体现的文化,礼仪、风俗、艺 术、宗教、法律、制度等都属这一类;底层文化是伦理观念、审美意识和哲学思想等, 实际上是包括了对待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关系的态度。底层文化之所 以为底层,是因为它为全民族所共有,不像中层和表层那样,不同地域和行业可以有自 己的特点。底层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核心,它的精神总是投射到中层和表层,或者 说,表层和中层总是蕴涵着、体现着底层。按照组成的情况分,在民族文化中有亚文化 ,例如汉文化、藏文化、维吾尔文化等等;也可以着眼于地域,那么就有江南文化、广 东文化(岭南文化)、西北文化等,也还可以细分为香港文化、首都文化等,它的细胞是 不同社区的文化;如果着眼于行业,就可以分出文人文化、农民文化、金融文化、商业 文化、学校文化等,还可以细分为某某企业文化、某某学校文化。总之,对文化进行分 类,也和给其他一些事物分类一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分法。需要说明的是 ,无论从什么角度划分,各个层次和类别之间的区分都是相对的,而且彼此之间不是绝 缘的,总是相互影响着,包括相互吸收、促进,或相反,相互制约、抵消。 二 以下,我们探讨一下中华文化形成的环境和条件。人类的初始文化主要是受了生活环 境和物质生产条件的刺激而发生的;而一旦文化发生了,最初形成的文化底层将对尔后 的文化产生永远拒绝不了的影响,打上磨灭不掉的痕迹,有的学者称这些初始文化的核 心内容为文化基因,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中华文化初始时的环境和条件是怎样的呢? 中华文化来源是多元的。从地域上看,有陕甘地区的商周文化,有川渝的巴蜀文化, 有江浙的河姆渡文化,后来又有齐鲁文化、楚文化等等。但是,后世所谓中原文化,实 际上就是商周文化,逐渐成了主体。从文献和出土文物看,商周时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 的农业,其水平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基于农耕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文化,当然要 比狩猎采集时代的文化发达,也更为精细,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再加上农业社会有超 过日常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社会分工也更为细密合理,因而在当时经常发生的部落 或部族战争中容易获胜。这样,中原文化靠着文的和武的两种手段慢慢地向外扩散,在 扩散的过程中,并不是单向地输出,而是随时吸取当地部落部族的文化,融为己用,边 扩散边演变壮大。这就犹如黄河之水,在奔腾向海时沿途大小河川纷纷汇入,愈向东流 其势愈大,遂成大河。如果我们放眼永无尽头的历史来看,就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这 一趋势至今也未中止,以后也不会终结。 商周活动的地域大体在今河南、陕西一带,而且主要集中在淇河、沁河、渭水两岸。 那里是怎样的情况呢?土地肥沃,适于耕种;但同时自然灾害频仍,接近北边和西边的 游牧部落。中华文化的根基大致就是由这一自然和社会状况的刺激而形成的。农业生产 需要社会的稳定和氏族、家族与家庭的延续。农业的耕种和收获是以年计算的,只有稳 定,才能春种秋收,才能不断提高耕作技术、提高产量,生活也才能逐渐富裕起来,只 有延续,包括土地、工具的占有才能长久,技术的传承和提高才有保障。要稳定,就要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作,要延续,就要重视血缘的纯正,要分清正支与旁支,要保持以 辈分为基础的等级制。既然时时可能发生自然灾害和外来兵灾,就要与水旱风雹、虫兽 疾疫搏斗,要和入侵劫掠者拼杀,灾后还要艰苦奋斗以恢复家园。在应对种种自然界和 人的挑战过程中,不但磨练了人们自强自立的意志和能力,同时也使得对自然界的观察 越来越细密,天文、历法、地理、算学、动植物学、医学等都有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因而高度发达。这样,中华文化就种下了吃苦耐劳、聪明睿智,自立自强、知难而进, 崇和反战、宽容豁达,重视伦理、忠孝仁义、重实轻虚等基因。当然,与此同时也产生 了上面所说的重等级轻平等,以及重义务轻权利的因素。 中华文化这样形成之后,表层、中层和底层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体系。这是中华 文化历久不衰的内在原因。任何文化,表层是最易发生变化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它与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关系太密切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一经变革,人们 的衣食住行就要跟着变化。中层变化的速度仅次于表层,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中华文 化与异质文化交融的加深,礼仪、风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等也必须相应地演变 。表层与中层文化的每一次演变,也就是向前进了一步。惟有底层文化,因为经过了数 以千年计的表层和中层的反作用而不断的“修订”、加强,已经深深根植于民族的血液 中,所以极难改变。但是,既然表层和中层对于底层有着反作用,所以表层和中层变得 久了,也就要动摇底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