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93/Z(2004)02-0057-06 一 随着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日益密切,世界正变 得越来越小。狭隘的文化定位显得不再实用,在道德上也不再无懈可击。鉴于这种情形 ,在20世纪最后的几十年中和新世纪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大学纷纷开设了 《世界史》《世界文明史》或《世界文化》《跨文化传播》类的课程。数年来,我们一 直致力于《世界视角的人文学科》(“Humanities in World Perspective”)这一课程 的设置和讲授(这是一门一年制的课程,包括东西方文化中的许多议题,牵涉到历史、 宗教、哲学、艺术诸多领域)。在此过程中,如何扩大这类课程的积极影响这一问题越 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在本文中将要阐明的观点和计划,是可以采取双重的策略来 实现的,一方面依靠课程自身的拓展与调整;另一方面依靠媒体或是行政手段。 目前西方的世界文化史或相类课程通常以地球上史前人类的诞生作为开篇,接着是美 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河流域最早的人类文明的出现;然后,课程不断调整设置及 侧重点,围绕世界史上的主要文化类型,以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和方面为线索,继续讲 授希伯来、亚述、波斯的文化,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的文明,基督教的崛起等等。 然而这些课程牵涉到的内容很多,需要学生有基本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等学科的知识学养。而在我们看来,他们的视线还过于狭窄,还不具备当今世界需要的 理解能力。我们认为通常为一年的世界文化史课程有必要拓展为学制三年的课程组合, 并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历史材料中去。如果说人文科学方面的知 识在理解人类发展形态时必不可少,那么要应对当今的问题,自然科学知识也同样不可 或缺。课程组合中的自然科学部分将涵盖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论,将关注的目光主要 投向人口爆炸、疾病的全球传播、海洋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耕地退化、臭氧层的损 耗以及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现代科学造成的,有些可能又反过来 要靠现代科学来解决。全球生态系统的这些问题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一个惊人的事实,即 人类文明正以自我防御、自我中心、自我扩张的方式激进地改变着抚育它的自然环境( 注: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些问题,不太了解的读者可参见阿尔·戈尔《平衡中的世界:生 态与人类精神》(波士顿、纽约、伦敦,1992),特别是第1-163页[Al Gore,Earth in the Balance:Ecology and the Human Spirit(Boston,New York,London,1992)esp.pp.1-163]。)。从科学的方面来看,既然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广义的世界文化史关系密切, 那么任何完善的世界教育就应同时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该组合中的社会科学课程 将聚焦于国际冲突的解决方案、武器控制、世界财政和贸易政策、民族间财富的不合理 分配、国际犯罪团伙的控制和剿灭、以及社会与个人间关系调节之文化策略比较等等。 当今世界呈现出强烈的互动态势,世界文化学习只有通过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有机 结合,才有可能突破分支学科的局限;学生也才有可能获得必要的知识,从而更为有效 地应对重要的人类问题。大胆开设这些整合课程的大学和学院应尽量不作其他技术或是 专业要求,使课程普及化。 如果这套课程的价值得到认可,那么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推广它呢?特别是其中的文化 史和社会科学部分的推广,意义深远。很明显,这部分知识意在向学生展现世界上的不 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这类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风俗习惯 ,从而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而且从实用的角度说,在建立成功的外交和商务关系的过 程中,这样的知识也会非常有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知识是双刃剑。对外国文化的 了解并不能够保证对其文化之尊重;熟知也常易滋养蔑视之情。为了跨越后者的障碍, 我们建议,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世界上不同人群的多元信仰和文艺习俗、风土人情、衣食 住行的介绍上,而应进一步深化世界文化史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理解能力 之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从全球的角度看是人类共有的。既然我们所提倡的课程内容和 目标设置将直接建立在对这种局限性的敏锐意识之上,那么下面就先来深入探讨一下局 限性的本质。 二 可以这么说,所谓为人,其精髓之处是能提出大于自己回答能力的问题;人的好奇心 远胜于其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或者,更好地说成,不同族群的人们都只能令自己满意 地理解存在的意义;声称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而他人的信念是错误的,把自身信念的 完满建立在这种对比判断的基础上,尽管对方也是同等真诚地认为你错他对。其实,关 于真理和谬误,无论难以想象的最终衡量尺度是什么,存在之整体并没有所谓的“对” 或“错”,它只是“存在”。这就像在中国古籍中“自然”的原始意义一样,是“自己 如此”。所谓存在的正确和谬误仅仅是人类思维判断的产物。没有任何现成的标准可以 让所有人心悦诚服、摒弃差异,因此这种判断活动的不完满往往会导致冲突性言论的形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