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03(2003)06-0008-03 半个多世纪前,闻一多先生为弥补“帮同古人施谎”的“歉疚”,而梳理传世文献和口承、考古材料,作《端午考》一文,认为端午节并非为祭祀屈原或介子推云云而形成,它源于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龙)祭的节日。这一说法虽然在学理上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没有使端午节的习俗传统得到一以贯之的理解。今借鉴西方节日文化的创世重温说,试对端午习俗之传统作一贯通的学理解析。 一 端午的数理解析 从信仰的角度来说,节日是先民们为自己的生命节序所设定的“过渡点”(注:金泽《宗教禁忌》:“神圣的时间是时间序列中各种不同的关节点,它们虽然有不同的划分角度,如以月亮运行确定的朔、晦、望;以太阳运行确定的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还有以气候来划分的‘节气’等。但只要这些时间关节点按照其固有的顺序前后相继,就表明自然秩序的神圣性没有受到任何侵害。越是重要的时间关节点禁忌越多,其功能之一就是要强化自觉遵循神圣秩序的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版,页161。),在这些神秘的节序里,人们通过重演生命的化生过程和沟通天人的关系,以明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平衡自己的生命节律。在春秋战国到唐宋之际,中国节日的时日点终于得到了具体的数字确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象征的抽象化,也导致了众多节日意义的失落和节日仪式的混淆。要重新发掘这些意义就必须知道数字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所在。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认为:每一种存在形式都可以用数字来表达,这些数字可以说是隐藏在浩瀚宇宙中等待我们去发现的“神的原型”。[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新年”条中说: 庆祝新年是古老而普遍的传统,庆祝活动中往往包括斋戒、涤罪、振奋以及迎新送旧等仪式。复始更新是新年节日的本质,借创世周年纪念之机,重温创世的故事,祝福神灵,振奋宇宙,鼓舞人群,这些含义在世界各民族的习俗中都可发现,仅有较明显或较隐晦之区别而已。[2] 其实不仅是新年,中国这个文化不曾间断的文明古国的众多节日,多与新年有着同样的生命重温意义。《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记》说:“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如果我们联系到至今仍然盛行不衰的几个重要节日:元旦、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其间所寄寓的人们对自我生命化生过程的心理追忆和重温,就不能不让我们感到震撼和倾心了。 从宇宙化生的角度来理解圣数“五”的问题,也许最能让我们产生联想的就是作为宇宙化生之根本元素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交融而化生万物。如果结合生命的化生过程来考虑,我们似乎可以把它对应于“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易·系辞下》语)的节点,而这一节日的命名和仪式正可证明这种生命“构精”意义的重温原型。 五月五日作为节日的出现大概在东汉时期。[2](P245-246)《说文解字》云:“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五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写法正是像从二中间有一相交之“×”。清·段玉裁注释说:“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他在注释《说文解字》对“午”字的解释时又说:“午者,阴阳交”。就是说“五”的本义和“午”的引申义都是阴阳交合的意思。这是物的创生时期,也是人之创生的“精华”准备期,从积极的心态——即巫术手段的运用来看,这就形成了“恶日”避忌和“续命”祈愿的双重行为模式。 二 习俗层面一:“恶日”说 作为天地阴阳(实为五行)交合化生万物的象征日,其中的禁忌自然是与此相关,《礼记·月令》就说,这时要“斋戒”“止声色”等,以度过这一节点;另外,在这天还不宜生孩子,从《史记·孟尝君列传》田文故事之记载可知,此俗存在甚早。天地于此日生万物,人如在此“节点”出生,从禁忌理论上说可能没达到“五行之秀”而具有“先天不足”,因为时候未到,神话思维认为生人要合于圣数“七”的节律。[4]因此民间说此日生子对孩子自己或对其父母会有妨碍。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称此日为“浴兰节”,兰草正有“杀蛊毒,辟不祥”的功能。后世用艾草、雄黄甚至五黄、五端等代之(注:五黄的具体所指并不太固定,一般来说,多用雄黄、黄鳝、黄鱼、黄瓜、蛋黄等当之;五端之说则多以松、艾、菖蒲、柳、蒜当之。),其用意相同;或更权变为在门上悬挂艾草(象征虎爪)、菖蒲(象征钟馗剑)以辟邪驱鬼;龙舟竞渡之设在此日也正因为它的原型是用来“禳疫”的“送瘟船”。魏昌先生综述说: 有的认为,龙舟竞渡是南方古人的“一种驱除时疫的迎神赛会仪式”,因为五月正值气候由春向夏转变的过渡阶段,病菌、毒虫孽生,被认为是“恶月”,为要驱疫避邪,常用船装载纸做的鬼神送至远处去烧掉,或者连船也是纸做的,一并焚烧,“纸船明烛照天烧”,这就是古老的风俗在现代的反映。[5] 这也正说明了龙舟竞渡的真正意义犹或留存于民间。至于唐宋以来相互赠送扇子的习俗,也可以看作是“辟瘟”“辟邪”。(注:端午的辟邪意义可参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之“端午节”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