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浪漫主义发展观是在批判和反思以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观点是: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过于呆板和偏狭,忽视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导致了人的自由的丧失;社会的发展不应是理性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而应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实现,应依赖于非理性的本能、情感、欲望等。这种浪漫主义发展观割裂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片面地强调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浪漫主义 理性 价值 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命运的重大实践问题。浪漫主义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重要思想,但是他们常常又是失之偏颇的。 一、浪漫主义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当黑格尔把理性主义发展到顶点、甚至把普鲁士看作是人间的理性王国时,一种对理性、对以理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反思和批判的思潮就开始萌动了。当人们陶醉于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时,一位德国的中学教师斯宾格勒却以西方文明行将就木、在劫难逃的醒世之言震惊了欧洲的学术界。 这种对理性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根据的。 近代理性主义从启蒙运动开始到德国古典哲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黑格尔把理性客观化、实体化,并以泛逻辑主义的形式把理性作为主宰一切的绝对精神,形成了关于绝对精神的庞大的哲学体系。黑格尔的理性主义把理性神秘化、绝对化,对理性的崇拜导致了理性的宗教。绝对理念作为神秘化、绝对化的理性实际上是“上帝”和“神”的别名。黑格尔本人也毫不讳言他的哲学与神学的关系,他说,“哲学除去上帝之外,没有别的对象,因而它本质上是唯理的神学,也是为追求真理而对上帝所持的始终不渝的宗教。”①从他的哲学观可以看出,他的哲学不过是“唯理的神学”。黑格尔的哲学观可以说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的莫大讽刺。这就是从批判神学开始又回到另一种形式的神学,从崇尚理性走向把理性变成空洞的、抽象的说教。可以说,理性的神化、绝对化必然会导致对这种抽象的理性主义的否定。黑格尔之后所掀起的一股批判理性、批判实证科学的反理性主义思潮便是理性主义哲学内在的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浪漫主义发展观就是在对理性的反叛之中产生的。 从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它推崇理性、依靠理性来发现真理;另一方面,它又要给上帝留下地盘,给人们留下追求意义、追求生存价值、追求进入天堂的领域。从理论上说,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为了实现这种统一,黑格尔不得不强调,追求真理也要对上帝保持始终不渝的崇敬。然而,自启蒙运动以来,真理和价值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对理性的崇拜、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取代了对价值的关怀,真理占领了价值的领域。这种状况突出地表现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不平等关系”上。自然科学遵循理性的原则,发现真理、并使这种真理在人控制自然的活动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使人们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提出质疑和挑战。面对这一挑战,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步步退让,以至不加批判地把自然科学方法运用到社会领域。这样,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越来越失去自己应有的地盘。从理论上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应该讲究人生价值和意义,研究人的需要和目的。然而,它却把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让位于对科学真理的追求。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越来越多地变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而对人的多种价值关怀的功能则逐步丧失。然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并没有象自然科学那样在追求真理、控制社会方面发挥令人满意的功效。它在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道德沦丧、少年犯罪、战争恐怖、经济危机、人口爆炸、环境危机等问题面前仍然束手无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密化和逻辑化的社会科学产生极大的疑虑。二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科学语言的日益符号化、精确化、逻辑化,极大地提高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效率和水平。人类知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切知识都可以移入电脑,成为可操作和运用的材料,知识的语言都化作电脑的语言。无法数学化、符号化的知识则被逐步淘汰,不易符号化、数学化的人文科学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面对着社会科学丧失对价值关怀的缺陷、面对着社会科学的种种危机,许多社会科学家试图扭转社会科学研究状况,重新关怀人的前途、价值、自由、尊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者把社会的秩序化、活动的效率化作为社会变革的目标。在社会组织上,“礼俗社会”让位于“法理社会”,在政治上确立了科层制度,在经济上,以可以计算的原则支配一切,经营过程更加精打细算。可以说,这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合理化,即理性地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考察手段在实现目标方面的效率、效用。在这样一种合理化的模式中,人们较少考虑目标本身对于在人类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换言之,这种合理化不给人们提供关于生活的目的、意义、价值的解释。借助于经济活动乃至社会生活的全面的计算和控制,借助于对于生产规律的研究,人被综合进合理化的生产秩序和合理化的经济活动中。人成为经济运动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因素。人的职业活动被迫适合于社会分工的体系。人成为经济活动和物的奴隶。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的这一状况时也指出:“工人在两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首先,他得到劳动的对象也就是得到工作;其次,他得到生存资料。因而,他首先作为工人,其次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作为肉体的主体的生存,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②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合理化产生了摧毁人的价值,否定人的尊严的负面效应。这不能不引起思想家们的重视,人们不能不思考这种合理化对人类的发展,对人类的未来和前途的重大影响。 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发展观的核心是把社会的发展归结为理性的发展,而理性的发展又被视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西方文明是理性发展的产物,是文明发展的典型。在他们看来,要使人类得到发展,提高文明的水平就必须把西方的发展模式向世界推广。这种包含着普遍主义和单线论的发展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它为西方殖民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东方社会的肆无忌殚的掠夺,对东方民族的残酷压榨变成了向东方国家输出文明。英国牛津大学格里芬研究员十分公正地指出:“并不是欧洲‘发现’了不发达国家,相反,正是欧洲制造了不发达国家。”③另一方面,它在东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整个世界的西方化”。英国记者哈里森指出:“第三世界一味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已使争取发展的努力走上歧途,并且迅速地把传统文化中不管好的坏的一股脑儿摧毁了,就象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一样。”④当代世界出现的东西方矛盾和许多落后国家中日益激化的社会冲突、民族对抗不能不引起许多思想家进一步反思数百年来资本主义所走过的充满血与火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