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慧宝典《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可称“符号系统”)和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爻辞(可称“文字系统”)。《易传》(即“十翼”)则是最古老也最有权威的解易著作。 在易学西渐的历程中,近代德国的莱布尼茨和黑格尔曾分别从数学和哲学的不同视角探索《易经》尤其是其符号系统的真谛。他们的发现和评论,不论肯定抑或否定,对在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层面上揭示《易经》思维方式的奥秘,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从而开拓新的研易方向。 一 莱布尼茨和《易经》——科学史上一个奇特的问题 《周易》最早传入西方始于1626年在杭州刊印、由法国传教士金尼阁(Niclas Trigault)翻译的拉丁文本, 此后该书相继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但最初使《周易》在西方产生较大影响的仍当推莱布尼茨和白晋讨论《易经》的信。莱布尼茨关于易卦二进制原理的发现,首次昭示了东方古老思想与西方现代科学之间的超时空的贯通一致,难怪西方学者称之为“科学史上一个奇特的问题”。〔1〕 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既是一个大哲学家, 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和数学家。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就一直设想能以数字为基础去建立一种新的演绎逻辑,使之具有和数学原理一样精确、简便的特点。《论个体性原则》(1663)一文即已提出“事物犹如数字”,只要建立一种基本的人类思想的字母表,并且懂得该字母表的用法,人们就能发现和判断任何事物。在《论组合术》(1666)一文中,他进一步指出,为了建立这种文字,关键在于把所有事物(概念)都简化成字母、符号,通过类似数字的乘法组合过程来进行推理演算。1677年,莱布尼茨又写了《通向一种普遍文字》一文,从哲学上全面总结和概括了上述符号逻辑思想。其主要论点可归纳如下: 第一,数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形而上学的形式,算术是一种宇宙的静力学,在其中显示出事物的种种动力; 第二,在数之中隐藏了最深奥的秘密,这是毕达哥拉斯本人依照一个可靠的来源把它从东方传至希腊的,自那时以来一直为人们所确信; 第三,虽然如此,或许还没有人掌握打开这个秘密的合适的钥匙,即我们可以对一切对象指派其确定的特征数字(Characteristicnumber)(指用数字代替字母——引者); 第四,由于所有事物的奇妙的相互联系,使得明确地用公式阐述各个事物的特征数字极为困难,为此,必须创制一种精美的技巧来使确凿的诸关系可以用数字加以表述和固定。〔2〕 正是在上述思想导引下,莱布尼茨于1679年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篇重要论文《二进制算术的阐述》。该文创立的二进制算术为计算机原理奠定了基础。也正是由于上述两个重要发现,莱布尼茨本人亦被尊为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和“计算机”之父。 大约在1697年10月以后,莱布尼茨开始和当时在清代朝廷工作的法国神父白晋(Jouchim Bovet,1655—1730)通信。 莱氏关于建立普遍文字的思想启发白晋往《周易》象数学方面研究。1701年4月, 莱布尼茨将自己创制的二进制表寄给白晋。同年11月,白晋从北京复信,认为《易》卦的排列与莱氏送给他的数表是若合符节的,并寄给莱布尼茨两个《易》图。莱布尼茨发现其中卦的排列顺序与他在1679年发明的二进制原理是一致的:六十四卦图象中的两个基本符号阳爻(一)和阴爻(——)对应于二进制算术中的两个基本符号1和0,可以用1和0代替“一”和“——”,使后者完全转译为前者。莱布尼茨后来提到这一发现时指出:“《易经》,也就是变易之书。”蕴藏在六十四卦中的“哲学秘密”“恰恰是二进制算术”,“阴爻‘——’就是0,阳爻‘一’就是1。这个算术提供了计算千变万化数目的最简便的方式”。〔3〕由于周易卦图佐证了他早就发明了的二进制算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而促使他两年后将上述论文公开发表于《皇家科学院论文集》。 莱布尼茨用数学方法论解说《易经》时得到的这一重大发现自然使他感到惊异,他不无理由由此推测伏羲等人创制八卦并重为六十四卦时是否自觉地运用了二进制算术,《易》卦排列组合顺序与二制算术的排列顺序之间不谋而合,这个事实本身都不仅表明了中国先民令人赞叹的深邃智慧,而且第一次雄辩地证明了《易经》符号系统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因而才能对国内外易学研究产生经久不衰的吸引力。 从另一角度看,莱布尼茨之所以发现《易经》中的二进制原理也并非纯属偶然。前已述及,作为一个具有哲学头脑的数学家,他不仅重视以关系推进为基础的演绎逻辑,而且关注以事实推理为基础的归纳逻辑或概率逻辑,并试图把这两种逻辑结合起来,通过设计一种具有普遍特征的科学语言或逻辑上透明的科学语言,最终建立一种能够更精确更敏捷地进行推理的新型逻辑。莱布尼茨在追求这样一种普遍语言(符号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不仅对《易经》符号系统发生兴趣,而且能进一步把它与他自己的符号逻辑构想加以观照,并因此洞悉二者之间的内在相似性,从而为促进东西文明融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