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战后俄与北约关系的发展与现状 冷战结束十年来,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经历了由针锋相对到步步退让、相互接触和谋 求合作的漫长历程。 俄独立初期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希望能全面融合到西方的政治、经济 机构中,但在欧洲安全问题上,俄则主张以欧安会为基础构建欧洲安全新体系,积极争 取对欧洲事务的参与权和主导权,同时坚决反对北约东扩。俄认为,北约东扩的目的是 为了对俄进行“遏制”,东扩不仅将在欧洲造成新的分界线,而且也将使北约的战略前 沿直逼俄罗斯边界,使俄丧失对东欧缓冲区的影响力,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被围困”和 “孤立”的境地,东扩后北约军事基础设施的东移将直接危及俄罗斯的安全利益。1994 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正式作出东扩决定,招致俄的强烈反对。俄政府和军方发 表了一系列措辞强硬的讲话和声明,并拟订对应措施,包括修改俄罗斯军事学说、退出 欧洲裁军条约、沿俄西部边界重新部署军队和核武器等。由于俄罗斯的坚决抵制,同时 美国和北约担心由此激起俄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使俄共或民族主义者在1996年俄大选中获 胜,北约暂时放慢了东扩的步伐。1995年10月,北约国防部长会议明确表示,在1997年 之前不审议东欧国家的入盟申请。美国和北约还开展穿梭外交,以消除俄对北约东扩的 疑虑。 另一方面,在北约东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俄不得不调整了对北约的政策,以退求进 ,以将北约东扩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尽量减少北约东扩对俄安全利益造成的损 害。1994年6月,俄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同时还签署了《俄罗斯—北约合 作议定书》,在该议定书中,北约允诺与俄建立符合俄地位和能力的伙伴关系,双方加 强政治磋商并在安全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1995年5月31日,俄罗斯与北约签署了《双 边军事合作协定》和《定期公开磋商制度框架文件》。此外,俄还希望通过与北约建立 某种机制化的联系,对北约决策和行动施加影响。1997年,俄与北约签署《俄罗斯—北 约相互关系、合作与安全基础法案》(The NATO-Russia Founding Act on Mutual Relations,Cooperation and Security),决心“克服早期对抗与竞争的残余,加强相 互信任和合作的目标,从而表明北约与俄罗斯一种新的关系的开始,发展一种强大、稳 定和长期的伙伴关系”。俄罗斯与北约还决定成立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理事会(The Permanent Joint Council),作为双方“协商、合作以及在适当的情况下实行联合决策 和共同行动的最大程度的可能性”的机构。既然俄—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包含联合决策 和共同行动的机制,即“19 + 1”机制,俄把它视为对北约决策和行动施加影响的一个 机会。 “19 + 1”机制建立后,俄与北约的关系仍不稳定。除了双方的相互疑虑仍较深外, 北约的机制也是一个原因。由于北约实行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北约需要在成员国内达 成一致才能将问题提交到常设联合理事会讨论,这使得俄实际上失去了影响北约政策的 机会,“19 + 1”机制变成了19对1,引起俄的不满。“俄与北约之间的交流变成重复 双方已知的立场。”(注:William Master.Toward a New Strategic Partnership. NATO Review,Winter 2001)1999年初北约决定对科索沃空袭后,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 理事会停止磋商,俄与北约关系降到冷战以来的最低点。 普京执政后,在基本沿续其前任对外政策的基础上,对俄外交政策作了调整,从而为 俄与北约建立新的建设性关系铺平了道路。2000年5月,俄罗斯—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 恢复了工作。此后,尽管俄与西方在车臣问题上不时发生分歧,但俄与北约共同行动的 范围和次数仍稳步增加。到2001年春,俄与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的工作日程扩大到双方 感兴趣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巴尔干维和等。(注:James M.Goldeier.Not When but Who .NATO Review,Spring 2002) “9·11”事件后,俄借反恐契机大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并积极发展与北约的合作关 系,俄—北约关系迅速升温。2001年10月,普京访问布鲁塞尔北约总部,成为俄历史上 第一个访问北约总部的领导人。同年11月,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访俄。俄总统和北约秘书 长的成功互访表明俄—北约关系已从科索沃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发展到一个新的 高度。随着俄与北约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俄—北约联合决策机制问题凸显出来。俄利用 罗伯逊访俄之机,明确提出以“20国”新机制取代“19 + 1”机制的建议。2002年5月1 4日,俄罗斯与北约在冰岛雷克亚未克举行的外长会议上批准成立新的北约—俄罗斯理 事会以取代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理事会。“20”机制与“19 + 1”机制的区别是:在 俄罗斯—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中,北约以一个集团的身份参加会议,北约各国的立场也 在参加会议之前就协调好了;而新的机制则使得双方能够在军控、反恐、处理地区危机 等领域以“平等的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然而,在诸如北约核政策、吸收新成员国、北 约机构内部事务等事关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俄罗斯仍没有参与权和否决权。